《寄晁以道求嵩山长松》
松上花兮松下根,食之年貌与松邻。 君今既是松间客,采送衰翁亦可人。 |
作品赏析
|
这是一首描绘松树与松花的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生活的热爱。
首句“松上花兮松下根”描绘了松树上的花和松下的根,展示了松树的整体形象。松树的高大挺拔,与松花的美丽相映成趣,而松根则扎根于地下,默默为松树提供养分。
第二句“食之年貌与松邻”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松树和松花的赞美。诗人认为,吃了松花可以使人容颜美丽,与松树为邻则可以让人长寿。
第三句“君今既是松间客”中的“松间客”指的是在松林中游玩的人,也就是诗人自己。诗人通过这个称谓表达了自己对松林美景的喜爱和对自然的亲近之感。
最后一句“采送衰翁亦可人”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的热爱。诗人认为,采摘松花送给衰老的人,也可以让人感到愉悦和温馨。
整首诗通过对松树、松花和松根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诗人也通过自己的感受和体验,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热爱生活的态度。
|
创作背景
**《寄晁以道求嵩山长松》是宋朝诗人陈恬的一首诗,创作背景主要与他对友人晁以道的思念和对嵩山长松的向往有关**。诗人陈恬与晁以道是旧友,他们曾经一起游宴唱和,相处甚欢。然而,后来因为种种原因,他们各自离散,天涯一方。陈恬在隐居生活中,对过去的美好时光颇为怀念,同时也对嵩山长松产生了向往之情。于是,他写下了这首诗,寄给远方的友人晁以道,以表达他的思念之情和对嵩山长松的渴求。
相关诗词
-
天津桥下冰初结,洛阳陌上人行绝。
榆柳萧疏楼阁闲,月明直见嵩山雪。
-
月出嵩山东,月明山益空。
山人爱清景,散发卧秋风。
风止夜何清,独夜草虫鸣。
仙人不可见,乘月近吹笙。
绛唇吸灵气,玉指调真声。
真声是何曲,三山鸾鹤情。
昔去落尘俗,愿言闻此曲。
今来卧嵩岑,何幸承幽音。
神仙乐吾事,笙歌铭夙心。
-
萧乎萧乎,忆萧者嵩山之卢。
卢扬州,萧歙州。
相思过春花,鬓毛生麦秋。
千灾万怪天南道,猩猩鹦鹉皆人言。
山魈吹火虫入碗,鸩鸟咒诅鲛吐涎。
就中南瘴欺北客,凭君数磨犀角吃,我忆君心千百间。
千百间君何时还,使我夜夜劳魂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