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惠山翠麓亭》
山势业业向北盘,高僧平日为开轩。 莫嫌长有车马到,真爱都无鸟雀喧。 剩长松篁留日脚,少移桃杏破云根。 十年往返未曾厌,煮茗尝泉到酒樽。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幽静的山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首联“山势业业向北盘,高僧平日为开轩。”描绘了山的态势,以及高僧的开窗之举,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颔联“莫嫌长有车马到,真爱都无鸟雀喧。”表达了诗人对喧嚣生活的厌倦,以及对幽静生活的向往。颈联“剩长松篁留日脚,少移桃杏破云根。”描绘了长松竹子和桃杏交织的景象,生动形象。尾联“十年往返未曾厌,煮茗尝泉到酒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以及煮茗尝泉的生活情趣。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静谧与美丽。
|
创作背景
《题惠山翠麓亭》是宋朝诗人苏轼的一首诗。他的创作背景与苏轼在宋神宗元丰年间被贬谪到黄州(今湖北黄冈)有关。在这个时期,苏轼的生活经历了重大变化,他的诗歌风格也发生了一些转变,更加倾向于表达自然与人生的关系,以及旷达恬淡的精神境界。
《题惠山翠麓亭》这首诗,通过描绘惠山翠麓亭周围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苏轼对于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于人生的深刻思考。诗中的意象和情感,也反映了苏轼在贬谪期间内心的苦闷和寻求精神解脱的心路历程。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到古诗文网站获取更详细的信息。
相关诗词
-
山中秀色何佳哉,一峰独立名飞来。
参差翠麓俨如画,石骨苍润神所开。
忽开彷像来宫囿,指顾已惊成列岫。
规模绝似灵隐前,面势恍疑天竺后。
孰云人力非自然,千岩万壑藏云烟。
上有峥嵘倚空之翠岭,下有潺湲漱玉之飞泉。
一堂虚敞临清沼,密荫交加森羽葆。
山头草木四时春,阅尽岁寒人不老。
圣心山光水色无尽时,长将挹向杯中渌。
-
山亭对佳客,秋老暮烟横。
鸟下江如画,潮回浪有声。
竹光添麓润,诗思入门清。
偶约非因酒,相逢话此生。
-
雨洗红尘,云迷翠麓,小车难去。
凄凉感慨,未有今年春暮。
想曲江水边丽人,影沉香歇谁为主。
但兔葵燕麦,风前摇荡,径花成土。
空被多情苦。
庆会难逢,少年几许。
纷纷沸鼎,负了青阳百五。
待何时、重享太平,典衣贳洒相尔汝。
算兰亭、有此欢娱,又却悲今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