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礼圣来群彦,观光在此时。 闻歌音乍远,合乐和还迟。 调朗能谐竹,声微又契丝。 轻泠流簨簴,缭绕动缨緌。 九变将随节,三终必尽仪。 国风由是正,王化自雍熙。 |
| 这是一首描写音乐会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一场精彩纷呈的音乐盛宴。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联“礼圣来群彦,观光在此时”,描绘了众多贤士来到音乐会场的情景,展现了盛会的庄重和热闹。这里诗人用“礼圣”来形容贤士们的尊贵和神圣,用“观光”来表达他们欣赏音乐的目的。 颔联“闻歌音乍远,合乐和还迟”,描写了音乐的起伏和变化,以及人们欣赏音乐时的感受。诗人用“乍远”形容歌声的悠扬远扬,用“和还迟”形容乐曲的和谐缓慢,表现了音乐的韵律和节奏。 颈联“调朗能谐竹,声微又契丝”,进一步描绘了音乐的美妙和和谐。诗人用“调朗”形容音乐的清朗悦耳,用“谐竹”形容音乐与乐器的和谐共鸣,用“声微”形容音乐的细微之处,用“契丝”形容音乐与琴弦的契合。 接下来,“轻泠流簨簴,缭绕动缨緌”,诗人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音乐的飘荡和弥漫,以及它给人们带来的感受。音乐像清凉的溪水一样流淌,让人感到清新爽口,同时又像缭绕的云雾一样弥漫,让人感到神秘而感人。 最后,“九变将随节,三终必尽仪。国风由是正,王化自雍熙。”诗人通过“九变”和“三终”表现了音乐的完整和庄重,同时也表达了音乐对国家风化和社会和谐的重要作用。音乐不仅是娱乐,更是一种教育和感化的力量,可以促进社会的和谐和进步。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表现,展现了一场精彩纷呈的音乐盛宴,同时也表达了音乐对社会风化和谐的重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