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洪武癸亥以公事出会宁北境(二首)》

北出长城古塞边,荒松落日少人烟。
隔河又是河西地,过得敦煌是酒泉。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荒凉寂寥的边疆景象,展现了深邃的历史感和壮丽的自然风光。 首句“北出长城古塞边”,点明了地点,诗人站在长城的古塞边,望着北方的边疆。这里的“古塞”二字,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让人想起古代的战争和边疆的守卫。 第二句“荒松落日少人烟”,描绘了边疆的自然景象,荒凉的松树,落日的余晖,人烟稀少,一片寂静。这里的“荒”字表现了边疆的艰苦和寂寥,而“落日”则给人一种时光流逝的感慨。 第三句“隔河又是河西地”,以河为界,河的另一边就是河西地,展现了地理的广阔和边疆的延伸。这里的“又”字,表现了诗人对边疆地理的熟悉和热爱。 最后一句“过得敦煌是酒泉”,提到了敦煌和酒泉两个著名的古城,进一步展现了边疆的历史和文化底蕴。这里的“过得”二字,给人一种穿越历史的感觉。 整首诗以边疆为主题,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历史古城,展现了边疆的寂寥、艰苦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表达了诗人对边疆的热爱和敬仰之情。
创作背景
《洪武癸亥以公事出会宁北境(二首)》的创作背景涉及到明代的历史事件和作者郑居贞的亲身经历。 首先,洪武癸亥是指明朝洪武年间的癸亥年。在这个时期,明朝已经建立了较为稳定的政权,但对于边疆地区的控制仍然存在一定的挑战。因此,作者以公事出会宁北境,可能是为了执行相关的公务任务,或与边疆事务有关。 其次,诗歌标题中的“二首”表明这是一组诗歌,共包含两首诗歌。这两首诗歌可能是作者在不同时间或不同情境下创作的,但都与作者出使会宁北境的经历有关。 综上所述,这组诗歌的创作背景涉及到明代的历史背景、边疆事务以及作者郑居贞的亲身经历。通过诗歌,作者可能表达了对边疆地区的感受、对公务任务的感慨以及对自然和人文景观的描绘等。
下一首
《入直》
诗词关键字: 人烟 落日 又是
相关诗词
  • 1
    [金]
    海角飘零。
    叹汉苑秦宫,坠露飞萤。
    梦里天上,金屋银屏。
    歌吹竞举青冥。
    问当时遗谱,有绝艺、鼓瑟湘灵。
    促哀弹,似林莺呖呖,山溜泠泠。
    梨园太平乐府,醉几度春风,鬓变星星。
    舞破中原,尘飞沧海,飞雪万里龙庭。
    写胡笳幽怨,人憔悴、不似丹青。
    酒微醒。
    对一窗凉月,灯火
  • 2
    [明]
    八千道路边疆去,回首甘凉忆旧游。
    沙塞孤城胡骑接,玉关落日酒泉流。
    哈枌果实供盘馔,苏鲁麻篘解客愁。
    此日故人重会别,秣陵归思不胜秋。
  • 3
    [明]
    黯淡山城古会州,胡天双目尽高丘。
    春深柳色犹霜雪,日落边声起戍楼。
    塞雁啼云皆北向,浊河归汉亦东流。
    乘槎岂是穷原使,投笔虚疑定远侯。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