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隐者》
风云蛇阵将,山水鹿门居。 报国曾留剑,归田始读书。 雁秋湖水落,蝉露柳条疏。 别梦关山远,松窗夜月虚。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将军在风云变幻的战场上指挥若定,回到山水之间的家中开始读书生活的场景。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和人物描绘,表达了将军的报国之心和归隐之情的矛盾,展现出一种壮美而又恬淡的意境。
首联“风云蛇阵将,山水鹿门居”以壮阔的气势勾勒出将军战场的英勇形象和归隐生活的恬静场景,形成鲜明对比。颔联“报国曾留剑,归田始读书”则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将军报国之志和归田之情的矛盾,凸显其内心的挣扎。
颈联“雁秋湖水落,蝉露柳条疏”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进一步渲染出将军归隐后的清幽环境,也暗示着时间的推移。尾联“别梦关山远,松窗夜月虚”则以梦境和夜景作为结尾,表达了将军对战场的留恋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形成一种悠远、深沉的意境。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情感的表达和语言的锤炼等方面都表现出色,是一首具有深刻内涵和优美意境的好诗。
|
创作背景
《赠隐者》是明代诗人蓝智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 社会环境:明朝时期,虽然社会相对稳定,但是官场腐败,社会矛盾逐渐加剧。一些士人对现实感到失望,选择隐居山林,寻求内心的宁静。
2. 诗人经历:蓝智本人也是一位隐士,他对隐居生活有着深刻的体验和感悟。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隐者生活的赞美和向往。
3. 人际交往:这首诗可能是蓝智写给一位隐居的朋友或熟人的,通过诗歌来表达对朋友的赞美和关怀。
综上所述,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当时的社会环境、诗人的个人经历和人际交往等因素密切相关。
相关诗词
-
乡土不同,河朔隆冬。
流澌浮漂,舟船行难。
锥不入地,蘴(fēng)藾(lài)深奥。
水竭不流,冰坚可蹈。
士隐者贫,勇侠轻非。
心常叹怨,戚戚多悲。
幸甚至哉!
歌以咏志。
-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