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和汝南秀才游净土见寄》

长松系马驻吟鞭,水殿沈檀一树烟。
苔破闲阶幽鸟立,草芳深院老僧眠。
桃花欲放条风后,茶蕊新供谷雨前。
衰会赏诗多狎客,我无岐路近神仙。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幽宁静的场景,充满了诗意和美感。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联“长松系马驻吟鞭,水殿沈檀一树烟。”描绘了诗人将马系在长松树下,驻足沉思。水殿旁的沈檀树上,飘出一缕缕轻烟,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 颔联“苔破闲阶幽鸟立,草芳深院老僧眠。”中,诗人细腻地描绘了苔藓破开的闲阶上,幽鸟静立,深草芳香的院子里,老僧沉睡,进一步加深了这种静谧的氛围。 颈联“桃花欲放条风后,茶蕊新供谷雨前。”诗人以桃花待放、茶蕊新供为描绘对象,生动地表现了春天的生机和活力,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推移。 尾联“衰会赏诗多狎客,我无岐路近神仙。”诗人表达了虽然衰老,但是在诗会上仍然有许多亲近的朋友,自己虽然没有太多的分歧和选择,但是却像神仙一样逍遥自在。 整首诗以清新自然、明快流畅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宁静优美的自然环境和诗人逍遥自在的心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
创作背景
《和汝南秀才游净土见寄》是宋代诗人李虚己所作的一首诗,从诗题来看,这首诗是和诗,即诗人应和汝南秀才游览净土后的寄赠之作。汝南秀才在游览净土后写下诗歌,寄给李虚己,李虚己则根据汝南秀才的诗作进行应和创作。 “净土”又称极乐净土,是佛教中的理想国度,没有尘世的苦难和烦恼,只有清净、宁静和祥和。诗人可能与汝南秀才一同游览了某个佛教寺庙或圣地,感受到了净土的美好和神圣,因此创作了这首诗。 此外,诗人也可能借这首诗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追求,以及对清净、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通过和诗的方式,与汝南秀才进行诗歌交流和互动,增进彼此之间的友谊和感情。 综上所述,《和汝南秀才游净土见寄》的创作背景是李虚己应和汝南秀才游览净土后的寄赠之作,表达了诗人对净土美好和神圣的感受,以及对清净、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词关键字: 神仙 桃花
相关诗词
  • 1
    [南北朝]
    绣帐罗帷隐灯烛。
    一夜千年犹不足。
    唯憎无赖汝南鸡。
    天河未落犹争啼。
  • 2
    [宋]
    三岛十洲,移掇者谁,玉城稚仙。
    解运诗之巧,裁山剪水,用诗之力,斡地回天。
    大笑宋初,秀才屋子,著不得官家十万钱。
    又谁说,李膺豪放,门号龙门。
    我家呼喝山川。
    道今日山春莺已迁。
    汝南山顶上,虎毋久卧,秀溪底下,龙莫长眠。
    打起精神,护持诗府,推出诗城障山边。
    山川道,如稚仙肯出,当拜君言。
  • 3
    [宋]
    貂珰群雏擅天纲,手驱名流入钩党。
    屯云蔽日日光无,卯金神器春冰上。
    汝南节士居危邦,志划萧艾扶兰芳。
    致君生不逮尧舜,死合夷齐俱首阳。
    千年兴坏真暮旦,殷鉴讵应如许远。
    安知后人哀后人,又起诸贤落南叹。
    宜州老子笔有神,蝉蜕颜扬端逼真。
    少模龙爪已名世,晚用鸡毛亦绝人。
    平生孟博吾尚友,时事骎骎建宁旧。
    胸蟠万卷老蛮乡,独感斯文聊运肘。
    老子书名横九州,一纸千金不当酬。
    此书岂但翰墨设,心事悢悢关百忧。
    人言老子味禅悦,疾恶视滂宁尔切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