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晴竹》

白露团团楚天碧,凤凰叫起扶桑日。
晴阳有影生竹枝,枝上鹧鸪啼不得。
江云初定江风静,江水无波若明镜。
照见灵妃一片心,隔岸清歌有谁听。
翠华不来春杳杳,泪痕积血愁中老。
锦瑟空弹五十弦,九疑数点烟中小。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的诗歌。通过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诗人成功地描绘出了一个充满韵味和感情的世界。 首句“白露团团楚天碧”,通过“白露”和“楚天”两个意象,展现了秋天的景象,营造出清冷、空灵的氛围。“凤凰叫起扶桑日”则通过神话中的凤凰和扶桑树,表现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更迭。 接着,“晴阳有影生竹枝,枝上鹧鸪啼不得。”诗人巧妙地通过“晴阳”和“竹枝”的描绘,营造出生机勃勃的景象,而“鹧鸪啼不得”则表现出一种无奈和惋惜的情绪。 “江云初定江风静,江水无波若明镜。”这几句描绘了江景的宁静与明丽,象征着内心的平静和明朗。“照见灵妃一片心,隔岸清歌有谁听。”则通过“灵妃”和“清歌”的意象,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期待被理解的内心。 “翠华不来春杳杳,泪痕积血愁中老。”这里运用了寓言的手法,以“翠华”喻指美好的时光或期待的人,表达了失落和忧愁的情绪。“锦瑟空弹五十弦,九疑数点烟中小。”则通过“锦瑟”和“九疑”的意象,进一步强化了诗人的孤独感和迷茫感。 整首诗情感饱满,意境深远,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外部世界的感知,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创作背景
**《晴竹》是明朝诗人徐庸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创作背景可能包括作者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对生活的感受以及个人的情感表达。徐庸可能通过观察晴天下的竹子,感受到了自然之美,进而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对生活的理解。同时,诗歌也可能受到了当时文化、社会背景的影响。总之,具体的创作背景需要结合诗人的生活经历和时代背景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诗词关键字: 积血 清歌 竹枝
相关诗词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