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和宋之问下山歌》

日云暮兮下嵩山,路连绵兮树石间。
出谷口兮见明月,心裴回兮不能还。
作品赏析
这首诗歌描绘了一幅日落月下、山路绵长、树石丛生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徘徊与留恋。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赏析: 首句“日云暮兮下嵩山”中,诗人以落日余晖和暮云来描绘出嵩山的壮美落日景色,既展示了自然的壮美,又暗示了时间的推移,带有一种感慨时光流转的意味。 次句“路连绵兮树石间”描绘了山路的曲折连绵,以及路旁的树木和石头。这个景象带有一种自然的野性和寂静,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在路途中的孤独和寂寞。 第三句“出谷口兮见明月”中,诗人走出了山谷,突然看到了明月。明月的出现,使得整个景色变得更加清幽和宁静,同时也带有一种神秘和深远的感觉。 最后一句“心裴回兮不能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徘徊和留恋。他沉浸在这美丽的自然景色之中,内心充满了不舍和眷恋,无法割舍这份美好的体验。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诗人的内心感受,展现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时光的深深感慨。诗歌语言简练流畅,意境深远,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创作背景
王无竞的《和宋之问下山歌》的创作背景与宋之问的《下山歌》有关。宋之问在遭受贬谪途中,经过一些山水胜地,写下了一些描绘自然美景的诗篇,其中《下山歌》就是其中的一首。王无竞为了和宋之问进行诗意的交流,就创作了《和宋之问下山歌》来回应宋之问的《下山歌》。这种“和诗”在唐诗中是一种常见的创作方式,诗人通过互相唱和,来表达对彼此诗作的欣赏和共鸣,也展现了诗人间的友情和才情。
诗词关键字: 明月 不能
相关诗词
  • 1
    [宋]
    瑶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
    溪上桃花无数,枝上有黄鹂。
    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浩气展虹霓。
    只恐花深里,红露湿人衣。
    坐玉石,倚玉枕,拂金徽。
    谪仙何处?
    无人伴我白螺杯。
    我为灵芝仙草,不为朱唇丹脸,长啸亦何为?
    醉舞下山去,明月逐人归。
  • 2
    [汉]
    上山采蘼芜,下山逢故夫。
    长跪问故夫,新人复何如?
    新人虽言好,未若故人姝。
    颜色类相似,手爪不相如。
    新人从门入,故人从閤去。
    新人工织缣,故人工织素。
    织缣日一匹,织素五丈余。
    将缣来比素,新人不如故。
  • 3
    [元]
    天机织罢月梭闲,石壁高垂雪练寒,冰丝带雨悬霄汉。
    几千年晒未干,露华凉人怯衣单。
    似白虹饮涧,玉龙下山,晴雪飞滩。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