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调名》
作品赏析
|
这是一首充满离愁别绪的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鲜明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伤感与不舍。
首句“一段离愁堪画处”,直接点明了主题,表达了诗人深深的离愁之情。而“堪画处”三字,更是将离愁化为可见可感的画面,让读者在阅读中能够直观地感受到诗人的情感。
接着,诗人通过“横风斜雨摇衰柳”的描绘,进一步展现了离愁的具象化。横风斜雨,摇撼着衰败的柳树,这个画面不仅充满了伤感,更在无形中呼应了诗人的内心世界。摇衰柳的意象,不仅使人感受到自然的无情,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痛苦与无助。
此诗通过巧妙的意象选择和画面描绘,将离愁别绪表达得淋漓尽致。读者可以从中感受到诗人深深的伤感与不舍,同时也可以看到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
创作背景
**《失调名》是宋朝诗人左誉的一首佳作**。他的创作背景与一千多年来河西地区的历史变迁和民族交融密切相关。自唐高宗、武后时期以来,吐蕃逐渐强大并不断骚扰河西地区。到了安史之乱时,凤翔以西的大部分地区都被吐蕃占领,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五代。这个地区,也就是现在的甘肃、青海、新疆等地,成为了李唐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争斗的焦点。
同时,这也是一个民族大融合的时代。李唐王朝为了与吐蕃保持和平关系,先后将文成公主和金成公主嫁给吐蕃的赞普,使得汉族和吐蕃族有了更为密切的交往。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蕃汉通婚、出塞与归汉成为了常见的现象,民族融合成为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
《失调名》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诞生的,它深刻地反映了那一时代的历史现实和民族风情。
相关诗词
-
-
别无巧妙,与你方儿一个。
子後午前定息坐。
夹脊双门崑崙过。
恁时得气力,思量我。
-
鼎里坎离,壶中天地,满怀风月,一吸虚空。
尘寰里,何人识我,开口问鸿濛。
云中。
三弄笛,岳阳楼外,天远霞红。
笑骑黄鹤,暂过海陵东。
拂袖呵呵归去,銮和玉佩,风响乔松。
君若要,知吾踪迹,试与问仙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