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庆寺看芍药》
一半春光过牡丹,又开芍药遍禅关。 久辜佳约违莲社,今续清欢到宝蓝。 垂露几团花面湿,东风一阵燕泥寒。 酒边何味呈奇供,绿笋朱樱正满盘。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花开的美景,以及诗人与友人欢聚的场景。首联“一半春光过牡丹,又开芍药遍禅关”描绘了春光灿烂,牡丹花开过半,芍药又在禅关盛开的景象,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颔联“久辜佳约违莲社,今续清欢到宝蓝”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久违的欢聚,重拾清欢的场景,其中“宝蓝”一词令人遐想,可能指的是寺院或禅房。颈联“垂露几团花面湿,东风一阵燕泥寒”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景象,露珠滴滴,花瓣湿润,东风吹来,燕子衔泥筑巢,生动而细腻地表现了春天的细节。尾联“酒边何味呈奇供,绿笋朱樱正满盘”则描述了诗人与友人在酒边品尝美食,绿笋、朱樱等佳肴满盘,呈现出欢快热烈的氛围。
整首诗意境优美,生动表现了春天的美好和生机,同时也展现了诗人与友人欢聚的温馨场景。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渲染,使得读者仿佛置身于春光灿烂的花海之中,感受到了春天的温暖和美丽。同时,诗人与友人的欢聚也传递出了一种温馨、真挚的情感,让人感受到友情的可贵。
|
创作背景
《昭庆寺看芍药》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王涣的生活经历和感情体验有关。王涣在唐朝是一位颇有名气的诗人,他善于观察生活,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思考。某年春天,王涣游览了昭庆寺,看到了盛开的芍药花,被其美丽所吸引,从而产生了创作此诗的灵感。
在这首诗中,王涣借助芍药花这一自然景物,巧妙地比喻已经失去的心上人,表达了对昔日恋情的深深怀念。他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手法,将水、云、花与人物相映衬,使得诗歌意境深远,情感真挚,给人以强烈的感染。
因此,《昭庆寺看芍药》的创作背景是王涣在游览昭庆寺时,被芍药花的美丽所触动,进而联想到自己曾经的恋情,于是写下了这首感人至深的诗歌。
相关诗词
-
契丹家住云沙中,耆车如水马若龙。
春来草色一万里,芍药牡丹相间红。
大胡牵车小胡舞,弹胡琵琶调胡女。
一春浪荡不归家,自有穹庐障风雨。
平沙软草天鹅肥,胡儿千骑晓打围。
旗低昂围渐急,惊作羊角凌空飞。
海东健鹘健如许,上风生看一举。
万里追奔未可知,划见纷纷落毛羽。
平章俊味天下无,年年海上驱群胡。
一鹅先得金百两,天使走送贤王庐。
天鹅之飞铁为翼,射生小儿空看得。
腹中惊怪有新姜,元是江南经宿食。
-
此花南地知难种,惭愧僧闲用意栽。
海燕解怜频睥睨,胡蜂未识更徘徊。
虚生芍药徒劳妒,羞杀玫瑰不敢开。
惟有数苞红萼在,含芳只待舍人来。
-
睡觉扶头听晓钟。
隔帘花雾湿香红。
翠摇钿砌梧桐影,暖透罗襦芍药风。
闲对影,记曾逢。
画眉临镜霎时间。
相思已有无穷恨。
忍见孤鸾宿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