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赠庐山道士》

寂寥高室古松寒,松下仙人字委鸾。
头垂白发朝鸣磬,手把青芝夜绕坛。
物像自随尘外灭,真源长向性中看。
悠悠万古皆如此,秋比松枝春比兰。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寂静高远的古室与松下仙人的诗。整首诗充满了宁静、超脱世俗的氛围。 首句“寂寥高室古松寒”,寂寥的高室与古老的松树相互映衬,给人一种静谧、庄重的感觉,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痕迹。松下仙人的形象则给人一种超脱世俗、悠然自得的感觉。 颔联“头垂白发朝鸣磬,手把青芝夜绕坛。”通过对仙人形象的描绘,进一步强化了仙人的超凡脱俗之气质。仙人白发垂垂,手中握着青芝,昼夜绕坛,鸣磬修行,这种生活状态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静心修行的氛围。 颈联“物像自随尘外灭,真源长向性中看。”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万物与真源的看法。物质世界的万物随着尘埃而消灭,而真正的源泉却在于人的本性之中。这一联寓意深刻,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世界的独特见解。 尾联“悠悠万古皆如此,秋比松枝春比兰。”则是对于整首诗的总结,表达了时间的恒常与不变的真理。秋天的松树和春天的兰花,都是自然界的常见之物,而它们的存在也寓示着生命的轮回与永恒。 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凝练,通过对古室、松树、仙人等元素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世界、真理的独特见解,给人一种宁静致远、超脱世俗的感觉。
创作背景
《赠庐山道士》是唐朝诗人杨衡的一首诗。创作背景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首先,从诗的内容来看,诗中描绘的是自然景观和道士居处的静谧幽深,这可能暗示了诗人对自然和清静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刻画道士居处的环境,表达了对超脱世俗、自然宁静生活的追求。 其次,杨衡本人在唐朝是以诗文著名的,他的一些诗作表现了对道教和道士的关注和向往。这与唐朝时期道教在社会上的影响增大,以及文人雅士对道教文化的崇尚有关。因此,这首诗也可能是杨衡对道教文化的一种表达。 最后,从历史背景来看,唐朝是一个文化繁荣、思想开放的朝代,诗人们常常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追求。杨衡的《赠庐山道士》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出来的。 以上只是根据现有资料对《赠庐山道士》创作背景的一种推测,具体创作背景可能还需要参考更多的历史资料和诗人的人生经历。
诗词关键字: 物像 松枝 向性
相关诗词
  • 1
    [唐]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2
    [唐]
    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
    奔流下杂树,洒落出云天。
    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
    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
  • 3
    [宋]
    湓浦庐山几度秋,长江万折向东流。
    男儿立志扶王室,圣主专征灭土酋。
    功业要刊燕石上,归休终作赤松游。
    殷勤寄语东林老,莲社从今着力修。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