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凤山书院修禊图》
暮春浴罢振春衣,正是流觞修禊时。 世事藏机应落落,人情忘我总熙熙。 醉能辞醉原非醉,诗到无诗乃是诗。 伟矣兰亭众君子,不将文字看藩篱。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描绘了暮春时节,诗人沐浴后振作精神,正值流觞曲水、修禊事件之时。诗人表达了对世事人机巧诈的落落不羁,对人情淡忘自我、熙熙和乐的向往。他借酒醉来表达对世俗的疏离,以诗歌来追求无我之境。诗人赞美兰亭之会的众君子,不将文字看作篱笆般的束缚,体现了超越文字、追求精神自由的态度。
整首诗洋溢着诗人对自然、人生、艺术的独特感悟,表现出一种洒脱、超然的心境,充满了哲理思考和人文关怀。
|
创作背景
《题凤山书院修禊图》是宋代诗人曾宏父所作的一首题画诗。创作背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 书院环境:凤山书院是一个古代的书院,环境幽雅,有山有水,为文人雅士提供了一个优美的读书场所。这样的环境可能引起诗人的创作欲望。
2. 修禊活动:修禊是古代的一种习俗,通常在春天进行,人们会到水边沐浴、祭祀,以求驱邪避秽、祈求平安。这个习俗也可能成为了诗人创作的背景。
3. 人文情感:书院是古代文人交流思想、学习文化的重要场所,可能让诗人产生对古代文化、人文精神的思考和感慨,从而激发创作灵感。
综上所述,《题凤山书院修禊图》的创作背景可能包括了书院优美的环境、古老的修禊习俗以及对古代文化和人文精神的思考。
相关诗词
-
百役红尘吏,过门一解鞍。
频来无事干,孤坐有山看。
留月不掩户,招风长倚栏。
马嘶催去路,吾道尚盘桓。
-
老树萧萧吹古风,满阶落叶鸣寒蛩。
插天殿阁云不锁,挺柱石筍擎太空。
凤去台空秋寂寂,瑶草离离自青碧。
玉箫吹彻渺遗音,十二阑干空月色。
-
岁晚凤山阴,看尽楚天冰雪。
不待牡丹时候,又使人轻别。
如今归去老江南,扁舟载风月。
不似画梁双燕,有重来时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