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公法中龙,高风凛僧史。 当年旧招提,颓落红尘里。 千佛久沉辉,数间犹共峙。 寒灯耿纱笼,雨藓蚀华戺。 传之岂无人,往者竟谁似。 兹焉得良才,扶植将有以。 钱塘十万家,青樾接城市。 善导应往谐,讲花喜新委。 尝闻神宵游,子夜何足齿。 妖术苟内讧,正涂嗟壅底。 鼋鼍浮汴宫,龙马渡江水。 道州复生还,栖迟亦聊尔。 青松入湖滨,焦叶散荆杞。 烟朝见渔樵,月夕来鹿豕。 吾侪遭盛明,恩渥愧无比。 乞身傥东归,幽寻从此始。 |
|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破败的寺庙,表达了诗人希望有人能够出资修缮,使其重新焕发光彩的愿望。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以及对盛明时期的向往。 首联“道公法中龙,高风凛僧史”,以“道中龙”和“高风凛然”来形容这位僧人的风范和学识,赞扬他的高尚品质。颔联“当年旧招提,颓落红尘里”,则表达了诗人对这座寺庙破败现状的感慨。颈联“千佛久沉辉,数间犹共峙”,进一步描绘了寺庙的凄凉景象。 接下来,“寒灯耿纱笼,雨藓蚀华戺”两句,通过对寺庙内部环境的描写,展现了寺庙的破败和荒凉。而“传之岂无人,往者竟谁似”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无人传承和发扬佛教文化的遗憾。 之后,“兹焉得良才,扶植将有以”,表达了诗人希望有人能够出资修缮这座寺庙,使其重新焕发光彩的愿望。而“钱塘十万家,青樾接城市”两句,则描绘了当时社会的繁荣景象。 最后几联,诗人表达了对盛明时期的向往,以及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希望能够归隐山林,寻找幽静生活的愿望。 整首诗意境深远,通过对寺庙破败景象的描绘和对社会风气的评论,表达了诗人对传统文化和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