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送贵草堂之武林千佛讲寺》

道公法中龙,高风凛僧史。
当年旧招提,颓落红尘里。
千佛久沉辉,数间犹共峙。
寒灯耿纱笼,雨藓蚀华戺。
传之岂无人,往者竟谁似。
兹焉得良才,扶植将有以。
钱塘十万家,青樾接城市。
善导应往谐,讲花喜新委。
尝闻神宵游,子夜何足齿。
妖术苟内讧,正涂嗟壅底。
鼋鼍浮汴宫,龙马渡江水。
道州复生还,栖迟亦聊尔。
青松入湖滨,焦叶散荆杞。
烟朝见渔樵,月夕来鹿豕。
吾侪遭盛明,恩渥愧无比。
乞身傥东归,幽寻从此始。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破败的寺庙,表达了诗人希望有人能够出资修缮,使其重新焕发光彩的愿望。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以及对盛明时期的向往。 首联“道公法中龙,高风凛僧史”,以“道中龙”和“高风凛然”来形容这位僧人的风范和学识,赞扬他的高尚品质。颔联“当年旧招提,颓落红尘里”,则表达了诗人对这座寺庙破败现状的感慨。颈联“千佛久沉辉,数间犹共峙”,进一步描绘了寺庙的凄凉景象。 接下来,“寒灯耿纱笼,雨藓蚀华戺”两句,通过对寺庙内部环境的描写,展现了寺庙的破败和荒凉。而“传之岂无人,往者竟谁似”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无人传承和发扬佛教文化的遗憾。 之后,“兹焉得良才,扶植将有以”,表达了诗人希望有人能够出资修缮这座寺庙,使其重新焕发光彩的愿望。而“钱塘十万家,青樾接城市”两句,则描绘了当时社会的繁荣景象。 最后几联,诗人表达了对盛明时期的向往,以及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希望能够归隐山林,寻找幽静生活的愿望。 整首诗意境深远,通过对寺庙破败景象的描绘和对社会风气的评论,表达了诗人对传统文化和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思考。
创作背景
**《送贵草堂之武林千佛讲寺》的作者不是南洲法师,而是元末明初的诗人溥洽**。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诗人的友人贵草堂前往武林千佛讲寺有关。溥洽可能为了送别友人,表达对其的祝福与期许,或者为了描绘寺庙的历史颓落与重生的辉煌,而创作了这首诗。
诗词关键字: 纱笼 朝见 良才
相关诗词
  • 1
    [近代]
    春云深宿虚坛,磬初残,步绕松阴双引出朱阑。
    吹不断,黄一线,是桑干,又是夕阳无语下苍山。
  • 2
    [宋]
    秀岭奇峰接钓台,乌龙直冯更崔嵬。
    万松合处虚亭敞,千佛光中梵宇开。
    林外瀑泉飞朔雪,云间宝藏转春雷。
    攀藤更入西庵路,一听支郎语劫灰。
  • 3
    [宋]
    便骑老虎不须鞍,忍辱仙人出宰官。
    入内讲经千佛现,跏趺对御六龙寒。
    指头有月娑罗冷,舌上悬河海水乾。
    圣主赐衣漫大地,西方国土未为宽。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