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楼》
晴日游丝拂画栏,酒帘轻飏碧云端。 春风蝴蝶知何处,愁切江南曲已残。 |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江南风情的诗,描绘了晴日游丝、酒帘飘扬、春风蝴蝶的美丽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愁绪和孤独感。
首句“晴日游丝拂画栏”,通过“游丝”这个形象的比喻,描绘了春天晴朗的天空中飘荡着的蜘蛛丝,轻轻拂过画栏,给人一种轻盈、柔美的感觉,同时也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次句“酒帘轻飏碧云端”,则进一步点明了场景,通过在风中飘扬的“酒帘”,营造出一种热闹的氛围,与首句的静谧形成对比。同时,“碧云端”也形象地表现了江南春天的高远、清丽之美。
第三句“春风蝴蝶知何处”,通过“春风”和“蝴蝶”两个形象,表现了春天的生机和活力,同时也展现了江南春天的美丽和迷人。而“知何处”则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孤独感和迷茫感。
最后一句“愁切江南曲已残”,则通过“愁切”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愁绪和哀伤,而“江南曲已残”则进一步表现出对江南春天的留恋和不舍之情。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形象和情感的表现,展现了江南春天的美丽和迷人,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和愁绪。
|
创作背景
**况志宁的《春风楼》创作背景可能与他所处的时代环境、个人经历以及对春天的感受有关**。况志宁是宋代诗人,宋代的诗歌常常追求描绘自然与人生的和谐关系。同时,况志宁本人可能对春天有着特别的情感,通过春风楼的描绘,他表达了对春天生机盎然景象的喜爱和赞美。此外,诗歌中也可能隐含了对江南景色的向往和怀念。
以上内容仅为网络搜索结果,具体创作背景需要参考诗歌鉴赏书籍或询问语文老师。
相关诗词
-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
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
花月正春风。
-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