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行相顾》
将使言堪复,常闻行欲先。 比珪斯不玷,修己直如弦。 跬步非全进,吹嘘禀自然。 当令夫子察,无宿仲由贤。 正遇兴邦际,因怀入署年。 坐知清监下,相顾有人焉。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充满了哲理和自励,展现出诗人深厚的修养和志向。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联“将使言堪复,常闻行欲先”表现了诗人对于言行的态度,认为言行一致,行动力应该走在言语之前,这是一种崇高的品德和处事原则。
颔联“比珪斯不玷,修己直如弦”中,诗人通过比喻,表达了对自己品德修养的要求,像玉一样纯洁无瑕,像弓弦一样直挺不屈。
颈联“跬步非全进,吹嘘禀自然”进一步阐述了诗人的人生观,认为人的进步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一步步累积,同时人的成长也需要凭借自然的力量,表现了诗人的谦逊和敬畏之心。
尾联“当令夫子察,无宿仲由贤”表达了诗人的自励之志,希望能让贤者察觉自己的才华,同时也展现了诗人的自信和追求卓越的决心。
整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远,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展现了诗人的理想追求和处事原则,表达了诗人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精神风貌。
|
创作背景
《言行相顾》是唐朝文人孟翱所作的一篇散文。这篇文章主要探讨了言行一致的重要性,以及言行不符所带来的后果。其创作背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 社会背景: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盛世,文化繁荣,社会相对稳定。然而,在这个繁荣的背后,也存在着一些社会问题和道德困境,人们往往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说出一些不实的话语,做出一些不道德的行为。孟翱通过《言行相顾》一文,呼吁人们要言行一致,诚实守信。
2. 个人经历:孟翱本人可能也遇到了一些言行不一的人或事,这使他深感言行一致的重要性。他通过这篇文章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和立场,希望能够引起社会的关注和重视。
3. 文化传统:中国传统文化一直强调诚信、仁爱、礼制等道德观念,孟翱的《言行相顾》一文也是在这种文化背景下创作的。他通过文章传承和弘扬了传统文化的精髓,强调了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孟翱的《言行相顾》是在唐朝社会背景、个人经历和文化传统的共同作用下创作的一篇散文,旨在呼吁人们要言行一致,注重道德修养。
相关诗词
-
汀洲采白蘋,日落江南春。
洞庭有归客,潇湘逢故人。
故人何不返,春花复应晚。
不道新知乐,只言行路远。
-
九春风景足林泉,四面云霞敞御筵。
花镂黄山绣作苑,草图玄灞锦为川。
飞觞竞醉心回日,走马争先眼著鞭。
喜奉仙游归路远,直言行乐不言旋。
-
莫言行路难,夷狄如中国。
谓言骨肉亲,中门如异域。
出处全在人,路亦无通塞。
门前两条辙,何处去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