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送吾惟可还三衢》

昔年相逢胥水秋,今日重在闽山陬。
中间丧乱真怜汝,南鄙音尘不散忧。
别后山阳频弄笛,花时荆楚一登楼。
旄头尚直天西北,何地巾车各自由。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故友重逢又别离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乱世中友人命运的关切与忧虑,同时也流露出诗人自身的离愁别绪和对时局的深深忧虑。 首联“昔年相逢胥水秋,今日重在闽山陬”以“昔年”与“今日”对比,表现了时间流逝和人事变迁。诗人与故友在胥水相逢,又在闽山重逢,展现了缘分的奇妙和人际的变迁。 颔联“中间丧乱真怜汝,南鄙音尘不散忧”中,诗人用“丧乱”二字表达了对于乱世中友人命运的关切和忧虑。“南鄙音尘不散忧”则表现出诗人对南方战乱的忧虑,担忧战争的烟尘会一直弥漫不散。 颈联“别后山阳频弄笛,花时荆楚一登楼”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别后的情景,用“山阳弄笛”和“荆楚登楼”两个意象,表现了诗人的离愁别绪和对友人的思念。 尾联“旄头尚直天西北,何地巾车各自由”中,“旄头尚直天西北”一句暗指战乱未息,天下未定。“何地巾车各自由”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局的深深忧虑,不知何时才能天下太平,人民安居乐业。 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悠远,通过描绘诗人与故友的重逢与别离,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命运的关切、对离愁别绪的抒发,以及对时局的深深忧虑。
创作背景
《送吾惟可还三衢》是明朝诗人郑善夫创作的一首诗。创作背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 友情背景:诗题中的“送吾惟可还三衢”,表明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郑善夫送别友人吾惟可返回三衢(今浙江衢州)。因此,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之一是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友情。 2. 时代背景:明朝时期,文学流派繁多,诗歌创作丰富多样。文人雅士常常通过诗歌表达情感、交流思想。因此,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也与当时的文化氛围和时代背景有关。 综上所述,《送吾惟可还三衢》的创作背景包括友情背景和时代背景。诗人通过诗歌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之情和祝福之意,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的文化氛围和时代精神。
诗词关键字: 音尘 乱真 后山
相关诗词
  • 1
    [唐]
    吾富有钱时,妇儿看我好。
    吾若脱衣裳,与吾叠袍袄。
    吾出经求去,送吾即上道。
    将钱入舍来,见吾满面笑。
    绕吾白鸽旋,恰似鹦鹉鸟。
    邂逅暂时贫,看吾即貌哨。
    人有七贫时,七富还相报。
    图财不顾人,且看来时道。
  • 2
    [明]
    金阊杨柳麦尘丝,又送吾儿上路岐。
    若到长安见知己,为言贫甚转工诗。
  • 3
    [唐]
    江南为客正悲秋,更送吾师古渡头。
    惆怅不同尘土别,水云踪迹去悠悠。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