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曲歌辞·昭君怨》
自古无和亲,贻灾到妾身。 胡风嘶去马,汉月吊行轮。 衣薄狼山雪,妆成虏塞春。 回看父母国,生死毕胡尘。 |
作品赏析
|
这是一首描写和亲女子悲惨命运的诗。
首联“自古无和亲,贻灾到妾身”点明了和亲的历史背景和女子的不幸命运,表现了诗人对和亲制度的愤慨和对女子遭遇的同情。
颔联“胡风嘶去马,汉月吊行轮”通过描绘边疆荒漠的景象和马蹄声、车轮声,表现了女子远离故乡、身处异域的孤独和无助。
颈联“衣薄狼山雪,妆成虏塞春”进一步描绘了女子在寒冷荒凉的环境中,身着薄衣、化妆成虏的形象,表现了她的坚强和勇敢。
尾联“回看父母国,生死毕胡尘”表达了女子对故乡和亲人的眷恋和思念,同时也暗示了她在异域生活的悲惨结局。
整首诗通过对和亲女子命运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人性的关怀,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社会意义。
|
创作背景
《琴曲歌辞·昭君怨》由唐代的梁氏琼创作,其创作背景与历史上的王昭君出塞事件有关。王昭君是汉朝的一位美女,被选为宫女后,因未被皇帝宠幸而被遣送到匈奴和亲。这个事件在当时被广泛传颂,成为了文学艺术的常见题材,许多诗人通过咏叹昭君的命运来抒发自己的怀抱。
梁氏琼的《琴曲歌辞·昭君怨》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诗歌借用了昭君出塞的故事,通过描写昭君的怨恨情感来表达诗人对于时代的不满和个人的感慨。在诗歌中,梁氏琼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使得诗歌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艺术价值。
综上所述,《琴曲歌辞·昭君怨》的创作背景与历史上的王昭君出塞事件有关,诗人梁氏琼通过咏叹昭君的命运来表达个人情感和对时代的不满。
相关诗词
-
【暗香】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
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
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
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江国,正寂寂。
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
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
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
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
【疏影】苔枝缀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
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
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
-
合殿恩中绝,交河使渐稀。
肝肠辞玉辇,形影向金微。
汉宫草应绿,胡庭沙正飞。
愿逐三秋雁,年年一度归。
-
胡风似剑锼人骨,汉月如钩钓胃肠。
魂梦不知身在路,夜来犹自到昭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