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
渐觉风光燠,徐看树色稠。 蚕新教织绮,貂敝岂辞裘。 酷有烟波好,将图荷芰游。 田间读书处,新笋万竿抽。 |
作品赏析
|
这是一首描绘春天风光的诗,用渐进的方式描述了春天的来临和万物的复苏。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渐暖的气候,树色的浓厚,以及万物复苏的景象。接下来,诗人通过描绘蚕开始织绮和貂敝不辞辛劳地制作裘衣,表现了春天的生机和活力。然后,诗人表达了对烟波浩渺景色的向往,希望能漫游其中。最后,诗人以田间读书处和新笋万竿抽的景象结束了全诗,展现了春天的繁荣和生机。
整首诗用了许多生动的意象和象征,表现了春天的美好和生机。同时,诗人的用词简练而富有韵律感,使得全诗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感。此外,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使读者能感受到他对自然的敬畏之心。
总的来说,这是一首富有韵味和意境的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的美好和生机。
|
创作背景
《立夏》是宋朝诗人薛澄所作的一首诗。描写了立夏时的气候和景象。创作背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 季节变换: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表示夏季的开始。诗人可能通过这首诗来表达对季节转换的感慨。
2. 自然景观:诗人在立夏时节,可能观察到周围的自然景观发生了变化,如草木茂盛、气温升高等,这些景象成为了诗的创作素材。
3. 社会生活:立夏作为传统的节气,人们会有一些特定的习俗和活动。诗人可能通过这首诗来描绘当时的社会生活和文化氛围。
综上所述,薛澄的《立夏》创作背景与季节变换、自然景观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通过这首诗,诗人表达了对自然和生活的感悟。
相关诗词
-
落絮蒙蒙立夏天,楼前槐树影初圆。
傅闻紫殿深深处,别有薰风入舜弦。
-
立夏天方霁,闲情喜暂舒。
树深添雨润,溪落见人疏。
夕照斜依竹,园花落近书。
年来惟懒拙,殊觉称幽居。
-
过了荼醾与素馨,一春风雨欠追寻。
却从立夏晴多日,策杖闲来看绿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