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冬时享斋宿院中和韵答克勤宾之二同年》
玉署沉沉隐画墙,柳阴深覆御沟傍。 钩陈天近通三接,奎璧星明共一堂。 地迥自惊尘土隔,云深翻觉路歧长。 叨参此会元非偶,二十年余白鹭行。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富丽堂皇的玉署,被高高的画墙隐藏起来,周围覆盖着茂密的柳树。在这个肃穆的地方,钩陈星与天空近在咫尺,奎璧星明亮如同一堂。这里地势高远,令人惊叹,仿佛隔绝了尘世的喧嚣。云层深厚,反而让人觉得道路漫长。诗人感慨自己能够参与这个盛会并非偶然,而是与白鹭一起行走了二十多年的结果。
整首诗意境深远,通过描绘玉署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高贵、庄严、神秘事物的向往和崇敬之情。同时,通过对自己参与盛会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自己人生历程的回顾和珍视。
|
创作背景
《孟冬时享斋宿院中和韵答克勤宾之二同年》是明代文人倪岳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涉及到明代的一种祭祀活动,称为“孟冬时享”,是一种官方举办的祭祀祖先的仪式。在祭祀前,官员们需要斋戒沐浴,以示虔诚,这个过程称为“斋宿”。
因此,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应该是倪岳在参与“孟冬时享”祭祀活动的过程中,与同僚克勤、宾之二人一同斋宿,有感而发,创作了此诗。诗中表达了倪岳对祭祀活动的虔诚态度,以及与同僚之间的友情。同时,通过诗歌的形式,也展示了明代文人雅致的生活情趣和诗歌创作才华。
相关诗词
-
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栗。
愁多知夜长,仰观众星列。
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
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
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
置书怀袖中,三岁字不灭。
一心抱区区,惧君不识察。
-
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
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
白露沾野草,时节忽复易。
秋蝉鸣树间,玄鸟逝安适?
昔我同门友,高举振六翮。
不念携手好,弃我如遗迹。
南箕北有斗,牵牛不负轭。
良无盘石固,虚名复何益!
-
孟冬十月,北风徘徊,天气肃清,繁霜霏霏。
鹍鸡晨鸣,鸿雁南飞,鸷鸟潜藏,熊罴窟栖。
钱鎛停置,农收积场。
逆旅整设,以通贾商。
幸甚至哉!
歌以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