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客往睦州》
作品赏析
|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江边送别图,通过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依依不舍之情。
首联“水阔尽南天,孤舟去渺然”描绘了江水辽阔无边,一叶孤舟渐行渐远的景象,展现了送别时的苍茫与落寞。这一联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为全诗奠定了感伤的基调。
颔联“惊秋路傍客,日暮数声蝉”则以路旁的客人和日暮时分的蝉声为意象,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氛围。秋日的蝉声本已凄凉,而日暮时分更是增添了几分落寞,使得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愈发浓烈。
颈联“稻田分畦畛,菰米熟甘泉”则通过描绘稻田和菰米的景象,表现了秋天的丰收季节。这一联的描绘与前两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既展现了秋天的美好,又反衬了离别的悲伤。
尾联“别后相思意,月明缑氏川”运用了老莱衣的典故,表达诗人希望友人离开后能够孝敬父母。同时,通过月明缑氏川的景象,进一步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秋日江边送别场景的描绘,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依依不舍之情,展现出诗人深厚的感情和细腻的情感。
|
创作背景
《送客往睦州》是唐朝诗人杨凌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 睦州的地理位置和特点:睦州,即今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地处浙江西部,是一个山水秀美的地方。这里的风光和环境可能对诗人产生了吸引,激发了创作的灵感。
2. 诗人的送别情感:诗题为《送客往睦州》,表明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送别友人前往睦州,离别之情和祝愿之意在诗中得以体现。
3. 唐朝的诗歌创作风尚:唐朝是诗歌繁荣的时代,诗人们常常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思想和生活哲理。杨凌作为唐朝的诗人,其创作也受到了时代风尚的影响。
综上所述,《送客往睦州》的创作背景包括了睦州的地理位置和特点、诗人的送别情感以及唐朝的诗歌创作风尚等方面。
相关诗词
-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拈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
-
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
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
魏官牵车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
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
-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