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古桧》

何人见植初,老树梵王居。
山鬼暗栖托,樵夫难破除。
声高秋汉迥,影倒月潭虚。
尽日无僧倚,清风长有余。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古树的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古树的威严与魅力。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联“何人见植初,老树梵王居”中,诗人提出了一个问题,即这棵老树是谁种下的,同时点明了树的位置,它生长在梵王的居所。这一联引出了诗的主题,也让读者对这棵老树产生了初步的好奇。 颔联“山鬼暗栖托,樵夫难破除”中,诗人通过“山鬼”和“樵夫”两个形象,进一步描绘了老树的威严和坚韧。山鬼暗中栖身于树上,增加了树的神秘色彩,而樵夫却无法砍伐这棵树,显示了它的坚韧和生命力。 颈联“声高秋汉迥,影倒月潭虚”中,诗人通过声音和影子两个角度,描绘了老树的巍峨和高大。秋天的天空高远空旷,老树的声音显得特别高亢,它的影子倒映在月下的潭水中,进一步突出了它的高大形象。 尾联“尽日无僧倚,清风长有余”中,诗人通过“尽日无僧倚”这个形象,表现了老树的寂静和孤独,而“清风长有余”则表现了老树带来的清凉和宁静。 整首诗通过对老树的描绘,展现了它的威严、坚韧、高大和寂静。诗人的笔触细腻生动,意象丰富,使读者对这棵老树产生了深刻的印象。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之情。
创作背景
**《古桧》是宋朝诗人廖融的一首诗,创作背景并不明确**。从诗的内容来看,它描绘了一棵古老的桧树,高耸在山间,被称为“梵王”。桧树的声音在秋天的夜晚回荡,影子倒映在月潭中。诗中还提到了山鬼和樵夫,暗示着这棵古桧树有着某种神秘和不可侵犯的气质。这些意象和象征可能源于诗人的自然观察和生活体验,以及他对自然界神秘和壮丽的感受。但具体创作背景需要更深入的研究和了解诗人的生平及时代背景。
诗词关键字: 山鬼 樵夫 破除
相关诗词
  • 1
    [宋]
    古桧吟风,寒鸦布陈。
    不落见闻,几人错认。
    不错认人,道士擎拳,阇梨问讯。
  • 2
    [明]
    王郎工画妙入神,平生强项世所嗔。
    有时兴至自盘礴,睥睨已喜旁无人。
    忽然放笔作古桧,白日烟云倏暝晦。
    淋漓尽带雷雨垂,惨淡长疑鬼神会。
    古藤缠络枝相缪,屈铁磥砢腾蛟虬。
    左拏右攫飞不去,崖石欲裂山精愁。
    王郎一生何不遇,五十得官嗟已暮。
    胸中时吐气峥嵘,半落苍厓化为树。
    知君爱此长萧森,藏之愿比双南金。
    秋来恐有乘槎客,泛入天河无处寻。
  • 3
    [宋]
    偶思皇泽来丹阙,却为禅斋返旧琳。
    岭上白云终挂念,人间余事不关心。
    澄潭雨过秋涵月,古桧风生夜对琴。
    闻道石桥多胜境,几时相伴一间寻。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