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郡斋三月下旬作》

春事日已歇,池塘旷幽寻。
残红披独坠,嫩绿间浅深。
偃仰卷芳褥,顾步爱新阴。
谋春未及竟,夏初遽见侵。
作品赏析
这首诗的意境很美,春天的景象令人陶醉。诗中描述了池塘边春天的景象,花儿凋谢后,嫩绿的叶子逐渐生长,人们可以在这里寻幽探胜,感受春天的美好。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将池塘、花朵、绿叶、芳草等元素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 诗中的“春事日已歇,池塘旷幽寻”一句,表达了春天已经过去,池塘边变得空旷而幽静,为读者呈现出一幅静谧的画面。接着,“残红披独坠,嫩绿间浅深”两句,则描绘了花朵凋谢后,嫩绿的叶子逐渐生长的景象,为读者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 “偃仰卷芳褥,顾步爱新阴”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池塘边新生的草褥的喜爱之情,以及他对新阴的欣赏。这里的“偃仰”和“顾步”两个词语,形象地描绘了草褥的形态和诗人的行走姿态,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最后,“谋春未及竟,夏初遽见侵”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春天还没有完全结束,夏天就已经到来的感慨。这不仅是对季节变换的感慨,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池塘边景色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对时间的感慨。诗中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令人陶醉其中。
创作背景
《郡斋三月下旬作》是唐代诗人崔护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是崔护在长安考取进士不第后,于天宝五载(746年)三月下旬作于长安南城居处。诗人感慨时光易逝,漂泊无依,表达了对故乡和旧人的思念之情。当时唐朝已经由盛转衰,社会动荡不安,诗人通过这首诗也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和对未来的迷茫。
诗词关键字: 春事 嫩绿 未及
相关诗词
  • 1
    [明]
    满地苌弘血染衣,补天功业竟安归。
    犹余万丈长虹气,此夕骖箕叩紫微。
  • 2
    [明]
    十叶山河一线悬,老成只手欲回天。
    杀身岂足辞臣责,长绕精诚紫极边。
  • 3
    [唐]
    偶坐藤树下,暮春下旬间。
    藤阴已可庇,落蕊还漫漫。
    新叶大,珑珑晚花乾。
    ==青天高寥寥,两蝶飞翻翻。
    时节适当尔,怀悲自无端。
    黄黄芜菁花,桃李事已退。
    狂风簸枯榆,狼藉九衢内。
    春序一如此,汝颜安足赖。
    谁能驾飞车,相从观海外。
    晨游百花林,朱朱兼白白。
    柳枝弱而细,悬树垂百尺。
    左右同来人,金紫贵显剧。
    娇童为我歌,哀响跨筝笛。
    艳姬蹋筵舞,清眸刺剑戟。
    心怀平生友,莫一在燕席。
    死者长眇芒,生者困乖隔。
    少年真可喜,老大百无益。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