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十首》
柴火煎熬担在身,相逢狭路不堪论。 淡烟落日青山外,满地难收刀斧痕。 |
作品赏析
|
这是一首充满深沉和痛苦情感的诗,描绘了一个艰辛劳作的人,以及他生活的困苦环境。
首句“柴火煎熬担在身”,这里的“柴火煎熬”形象地描绘了生活的艰难和重压。“担在身”进一步展示了这个人承担的重担,不仅是生活的柴火,更是生活的责任和压力。
第二句“相逢狭路不堪论”,通过在狭窄的路上相遇,形象地展现了人们在困境中相遇,却无法互相帮助的无奈和痛苦。
第三句“淡烟落日青山外”,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对自由、对平静生活的向往,但同时也反衬出现实生活的困苦和无奈。
最后一句“满地难收刀斧痕”,通过对地面的描绘,形象地展现了乱砍滥伐、破坏自然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态环境被破坏的深深忧虑。
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人物、景色、环境的描绘,展现了生活的艰难、无奈和对未来的忧虑,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深深关切。
|
创作背景
《颂古十首》是宋朝诗人释行巩创作的一组诗歌。每首诗都是对佛教教义、修行生活以及人生哲理的阐述和赞美。这些诗歌的创作背景与佛教文化、宋代社会环境和诗人自身的修行体验密切相关。在那个时代,佛教在宋代社会有着广泛的影响,许多文人雅士都倾心于佛教文化,释行巩也是其中之一。他对佛教教义有着深刻的理解和体悟,通过诗歌表达了自己对修行生活和人生哲理的感悟。因此,《颂古十首》可以说是释行巩对佛教文化、宋代社会环境和自身修行体验的一种艺术表达。
相关诗词
-
窘步相仍死不前,唱酬无复见前贤。
纵横自有凌云笔,俯仰随人亦可怜。
-
汉谣魏什久纷纭,正体无人与细论。
谁是诗中疏凿手,暂教泾渭各清浑。
-
慷慨歌谣绝不传,穹庐一曲本天然。
中州万古英雄气,也到阴山敕勒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