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山周公挽章》
才力千钧弩,襟期百尺楼。 吾生能几见,异世有同流。 起起悲前梦,堂堂閟一丘。 衰荣动州里,外此复何求。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给人一种深沉、悲壮的感觉,充满了对人生、命运和友情的思考。
首联“才力千钧弩,襟期百尺楼”以千钧弩和百尺楼为喻,形象地展现了诗人的才华和志向,表达了他的豪情壮志和不凡气魄。
颔联“吾生能几见,异世有同流”以问句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和知己难逢的感慨,也展现了他对友情和知己的珍视。
颈联“起起悲前梦,堂堂閟一丘”中,诗人以悲前梦和一丘为喻,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生命的短暂,给人以强烈的悲凉之感。
尾联“衰荣动州里,外此复何求”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荣衰的淡然态度,认为除了这些,别无所求。这体现了他的超脱和豁达,同时也流露出一些无奈和哀伤。
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凝练,通过对才华、友情、人生无常等主题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人生的独特感悟。
|
创作背景
《梅山周公挽章》是宋朝诗人徐瑞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是为了悼念一位姓周的梅山地方的官员而写的。创作背景主要有两个方面:
1. 对逝者的怀念:诗人在地方上与该官员有过交往,对其为人和政绩有所了解和赞赏。官员去世后,诗人感到悲痛和怀念,因此写下此诗以表达哀思。
2. 社会历史背景:宋朝时期,文学创作注重表现个人情感和生活哲理。同时,当时社会风气也重视地方官员的政绩和为人。因此,诗人通过此诗表达了对逝者的敬意和颂扬,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价值观和风气。
综上所述,《梅山周公挽章》的创作背景主要是诗人对逝者的怀念和社会历史背景的体现。
相关诗词
-
前朝相补一官归,东海僧传五字诗。
今日蒲轮徵不去,逢人笑指鬓边丝。
-
袖凛摧奸剑拂霜,奈何不报疏三章。
南昌一尉孤忠日,西汉诸王百沸汤。
便觅赤松为伴去,何求青史把名扬。
想疑九转丹成后,愤吐精衷诉玉皇。
说到神仙事渺茫,寿春亘古此灵场。
松边白隐千年鹤,岭外红拖几夕阳。
霞驭月寒时弄影,斗坛风冷夜闻香。
先生不必真人号,自与乾坤共久长。
-
昔元城、一生清峭,南都高卧坚壁。
留耕便是元城样,何肯枉吾寻尺。
曾直笔。
说社稷安危,屡叩龙墀额。
明时逐客。
却惠顾丹山,来持翠节,对此一湾碧。
澄清暇,无奈登临有癖。
梅山时访仙迹。
神仙偏喜公心事,一见莞然前席。
间不得。
有先见著龟,消得君王忆。
天阍不隔。
要济险孤舟,支倾一柱,公外向谁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