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下曲赠翁东厓侍郎总制十首》
君侯生长在炎洲,塞外层冰草木愁。 祇怜军士犹寒色,腊尽辕门不御裘。 |
作品赏析
|
这是一首描绘边疆军士生活苦寒的诗。首句“君侯生长在炎洲”,点明了君侯的出身地,与后面的“塞外层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草木愁”三字,以拟人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塞外严寒的气候条件。
次句“祇怜军士犹寒色”,一个“怜”字,表达了诗人对军士们的深深同情。“腊尽辕门不御裘”,意味着深冬时节,军士们仍然在辕门值守,而无法穿上御寒的裘衣。
整首诗通过鲜明的对比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边疆军士们在严寒中的坚韧和忠诚,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他们艰苦生活的深深同情和关切。诗人的笔墨之中,充满了对军士们的敬意和人文关怀。
|
创作背景
《塞下曲赠翁东厓侍郎总制十首》是由明朝文学家唐顺之创作的一组诗歌。这些诗的创作背景与明朝的边防形势以及作者本人的经历密切相关。
明朝时期,边境地区经常受到外族的侵扰,因此边防成为国家的重要事务。为了保卫边疆,明朝政府派出了大量的军队和官员进行防御。唐顺之的《塞下曲》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诗歌描写了边疆将士的英勇奋斗和忠诚报国的精神。
此外,唐顺之本人也曾担任过官职,并多次参与边防事务,对边防将士的生活和战斗有着深刻的了解。因此,他的诗歌不仅具有文学价值,还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为我们了解明朝的边防形势和将士们的英勇奋斗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相关诗词
-
窘步相仍死不前,唱酬无复见前贤。
纵横自有凌云笔,俯仰随人亦可怜。
-
汉谣魏什久纷纭,正体无人与细论。
谁是诗中疏凿手,暂教泾渭各清浑。
-
慷慨歌谣绝不传,穹庐一曲本天然。
中州万古英雄气,也到阴山敕勒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