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塞下曲赠翁东厓侍郎总制十首》

少年意气王千斤,铁棒曾穿万虏群。
壮士从来不病死,孤儿今属羽林军。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豪情壮志的诗,描绘了一个英勇无畏的少年英雄形象。让我们逐句来赏析一下: 首句“少年意气王千斤”,这里的“意气”是指气概、精神,形容少年英勇果敢,精神旺盛。而“王千斤”则是一个力量的象征,说明这个少年有千斤之力,英勇无比。 次句“铁棒曾穿万虏群”,这句诗描绘了少年英雄勇猛斗敌的场面,他用铁棒击败了成千上万的敌人,表现出了英勇无畏的精神。 第三句“壮士从来不病死”,这句诗强调了壮士的英勇和坚韧,即使面临生死考验,也绝不会屈服于病魔,展现了壮士的刚毅和不屈的精神。 最后一句“孤儿今属羽林军”,这里的“孤儿”指的是少年的身份,而“羽林军”则是皇家卫士的代称,意味着这个少年英雄已经成为了皇家卫士的一员,继续为国家效力。 整首诗通过描绘一个英勇无畏的少年英雄形象,展现了作者的豪情壮志和爱国情怀。同时,也表达了对于英勇无畏、忠诚报国的精神的崇敬和赞扬。
创作背景
《塞下曲赠翁东厓侍郎总制十首》是由明朝文学家唐顺之创作的一组诗歌。这些诗的创作背景与明朝的边防形势以及作者本人的经历密切相关。 明朝时期,边境地区经常受到外族侵扰,尤其是北方边境。为了保卫边疆,明朝政府设立了许多边防重镇,并派遣大将镇守。唐顺之的《塞下曲》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 唐顺之本人是一位具有深厚文学修养和忧国忧民情怀的文人,他曾担任过户部侍郎等官职,对国家的边防形势十分关注。在他的诗歌中,常常表现出对边疆将士的慰问和对国家安危的担忧。 因此,《塞下曲赠翁东厓侍郎总制十首》这组诗的创作背景可以概括为明朝边防形势的严峻以及作者本人的忧国情怀。
诗词关键字: 铁棒 病死 壮士
相关诗词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