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郑居之》
窗前落叶正萧萧,夜雨寒灯共寂寥。 君是居人余是客,明朝相候合江桥。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寂寥的秋夜,窗前落叶纷飞,寒雨敲窗,一盏孤灯伴随着诗人。诗人与友人身份不同,一个是居家之人,一个是异乡之客。但无论如何,他们约定在明朝相见于合江桥。
首句“窗前落叶正萧萧”,以落叶萧萧的景象描绘了秋天的萧瑟氛围,给人一种落寞、孤寂的感觉。次句“夜雨寒灯共寂寥”,进一步渲染了孤寂的氛围,夜雨敲窗,寒灯寂寥,使人感到一种深深的孤独。
第三句“君是居人余是客”,通过对比自己和友人的身份,表达了诗人客居他乡的飘零之感。最后一句“明朝相候合江桥”,则展现了诗人的期待和希望,与友人相约在合江桥相见,给寂寥的秋夜增添了一丝温暖和期待。
整首诗氛围寂寥,但通过诗人的巧妙描绘,也展现出了对生活的期待和对友情的珍视。诗歌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让人在感受到秋天的萧瑟之余,也能体会到人间的温情和友谊的珍贵。
|
创作背景
《送郑居之》是宋朝诗人赖铸所作的一首诗。创作背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 时代背景:赖铸生活在宋朝,这是一个经济、文化繁荣的时代。然而,宋朝也面临着许多政治和社会的动荡,这些都可能对诗人的创作产生影响。
2. 人际关系背景:诗题为《送郑居之》,表明这是一首送别诗。赖铸与郑居之可能是朋友或者同僚,他们可能因为某种原因要分别,这引发了诗人的创作欲望。
3. 诗人个人经历:赖铸个人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感情也可能对这首诗的创作产生影响。他可能借助这首诗来表达自己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之情,或者对未来的期许和祝愿。
综上所述,《送郑居之》的创作背景可能涉及到时代背景、人际关系背景以及诗人个人的经历和感情。
相关诗词
-
艳艳春墀发花朵,寂寂春寒试灯火。
人日何人清夜沈,玉茗堂前风月可。
向昔登高平远间,满目沧浪无土山。
就中有人郑君美,学富文清幽意闲。
信美闲游动千里,如花揽结金陵子。
但闻春草为春生,几见情人为情死。
采葛成衣秋奈何,看朱成碧春又过。
冉香亭下神姑酒,忽忽江皋离恨多。
-
庭槐著老花,佳兴渺澄江。
束书望故国,飞帆响篷窗。
白袍看先登,唾手筑受降。
从风靡强燕,举火烛老庞。
秋天鸿鹄高,惊到中叠双。
闺人侈宵占,玉虫缀灯缸。
-
君到洗沐已,蜡屐款北山。
吾祖山中人,凛然千载颜。
其旁马鬣封,近去龙衮间。
通鉴恰施行,新经宜少删。
世上有公议,渠自明忠奸。
物情有报复,天道则好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