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九首》
杈下要分生死路,霍山直拔透重关。 虽然赚我三千里,瞎却众生眼万千。 |
作品赏析
|
这是一首富含哲理和深刻寓意的诗。首句“杈下要分生死路”以树木的分支为喻,描绘出生活中经常会面临的重大抉择,犹如站在分支路口,需要决定走向生死的道路。这个比喻形象地展现了人生路途中的艰难选择。
次句“霍山直拔透重关”中的“霍山”坚韧挺拔,透越重关,表现了坚韧不屈,勇往直前的精神。这句诗充满了力量,展示了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应有的坚定和毅力。
末两句“虽然赚我三千里,瞎却众生眼万千”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旅程中的得失与看法。虽然走了弯路,多走了三千里,但却因此开阔了眼界,使众多生灵开窍醒目。这里,“赚”字用得巧妙,既表达了诗人在路程上的付出,也暗示了生活中的得失总是相伴相随。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人生的曲折与得失,表达了坚韧、勇敢、智慧和开阔的人生态度。诗人以独特的视角和哲理的思考,赞美了生活的磨砺和人生的智慧。
|
创作背景
《颂古九首》是宋代诗僧释梵思创作的一组古诗。这九首诗是以古代佛教故事和佛教教义为题材创作的,旨在宣扬佛法、启示众生。这些诗歌的背景与佛教文化密切相关,通过对佛教故事的描述和议论,表达了作者对佛法的理解和体悟。
具体创作背景可能涉及到作者个人的修行体验和对佛教经典的理解。释梵思作为一个僧侣,通过对佛教故事和教义的阐述,传达了自己对佛法、人生和社会的思考。这些诗歌也可能受到了当时社会文化背景和佛教思想环境的影响。
总之,《颂古九首》的创作背景与佛教文化、作者个人修行体验和社会文化背景密切相关,是通过诗歌形式表达作者对佛法和人生的理解和体悟。
相关诗词
-
道泰时清才子贵,家肥国富小儿娇。
不因紫陌花开早,争见黄莺下柳条。
-
不因一事,不长一智。
不曾杀生,了无忌讳。
传言送语当风流,拈得口兮失却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