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兴次罗赞善韵四首》
静里浑将岁月忘,澄神端坐竹方床。 济时已负廷三策,算老俄惊杖一乡。 寸管窥天形太狭,北辕之越路空长。 玄谈绮语知无补,不及潜心《道德》章。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宁静、淡泊名利、专注于自我修养的生活态度。首联“静里浑将岁月忘,澄神端坐竹方床”描绘了诗人安静坐在竹制床上,全神贯注,忘记了时间的流逝,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状态。颔联“济时已负廷三策,算老俄惊杖一乡”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回忆,感叹自己虽然曾经有过贡献,但现在已经年老,拄着拐杖在乡间生活。颈联“寸管窥天形太狭,北辕之越路空长”则表达了诗人对世界的认识,认为自己的所见所闻过于狭窄,而北辕之越的路途却空旷漫长,表现了诗人的谦虚和自省。最后的尾联“玄谈绮语知无补,不及潜心《道德》章”则强调了诗人认为闲聊无益,不如专心研究道德经典,表现了诗人对道德修养的重视。整首诗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自我修养的追求。
|
创作背景
许穀的《杂兴次罗赞善韵四首》是在一定的社会和个人背景下创作的。首先,从宏观的社会背景来看,明代是一个文化繁荣的时期,文人雅士们常常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同时,明代也是社会矛盾比较尖锐的时期,这使得许多文人在诗歌中流露出对现实的不满和反思。
从个人背景来看,许穀本人是一位文学家和官员,他具有丰富的人生经历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他的诗歌中,常常表现出对自然、人生、社会等问题的思考和感悟。
具体到《杂兴次罗赞善韵四首》这首诗,它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许穀个人的生活经历和对现实的思考有关。诗中所表达的对现实与梦境、古与今、生活与创作的思考和感慨,可能是许穀在经历了某些事情后,对人生和社会的一种反思和表达。
总之,许穀的《杂兴次罗赞善韵四首》是在一定的社会和个人背景下创作的,它表达了作者对现实、人生和自然的思考和感悟。
相关诗词
-
花开不同赏,花落不同悲。
欲问相思处,花开花落时。
揽草结同心,将以遗知音。
春愁正断绝,春鸟复哀吟。
风花日将老,佳期犹渺渺。
不结同心人,空结同心草。
那堪花满枝,翻作两相思。
玉箸垂朝镜,春风知不知。
-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
同是长干人,自小不相识。
下渚多风浪,莲舟渐觉稀。
那能不相待,独自逆潮归。
三江潮水急,五湖风浪涌。
由来花性轻,莫畏莲舟重。
-
住院生涯又一回,前尘处处尽堪哀。
头皮断送身待老,心脏衰残血不来。
七载光阴如刹那,半包枯骨莫安排。
老妻啼笑知何似,眼对门灯彻夜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