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台道院》
桑田一变赋归来,爵禄焉能浼我哉。 黄犊依然花竹外,清风万古凛荆台。 |
作品赏析
|
这是一首充满哲理和人生感慨的诗。
首句“桑田一变赋归来”,化用了古代“沧海桑田”的典故,寓意着世间的巨变和人生的无常。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世事变迁的深深感慨,同时也展现了他豁达的人生观。
第二句“爵禄焉能浼我哉”,意指功名利禄无法污染或扰乱诗人的内心。这里,诗人以一种超脱和高洁的态度,表明自己不为世俗名利所动,坚守着自己的内心追求。
第三句“黄犊依然花竹外”,描绘了诗人在世俗纷扰之外,依然能看到美好的生活景象。黄犊代表着生命的活力和纯真,花竹则象征着生活的美好和多彩。
最后一句“清风万古凛荆台”,以“清风”比喻高尚的品德和节操,以“荆台”寓意着人生的舞台。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坚守高尚品德,勇往直前的决心和态度。
整首诗充满了哲理和美感,通过对自然和人生的描绘,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坚守自我的高尚情操。
|
创作背景
**《荆台道院》的创作背景与唐末五代的荆南割据政权及其头号智囊梁震有关**。梁震在唐末五代时,成为荆南(后称南平)割据政权的重要人物。他才华横溢,被荆南节度使高季兴所器重,成为高季兴的首席智囊,所有军政要务和总体规划大都出自梁震之手。然而,梁震性格孤傲,不慕荣利,始终自称前进士,自号荆台隐士。在创作《荆台道院》时,梁震已隐退,诗歌表达了他对道院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厌倦,流露出淡泊名利、清静无为的思想情感。
相关诗词
-
山后重兴道院,燕南仍自干戈。
道人功行累来多。
免却非灾横祸。
每日诵经报国,终朝念道降魔。
福生祸灭养冲和。
真静真清证果。
-
清时望郎贵,白首故乡归。
有子纡蓝绶,将孙著彩衣。
松乔新道院,鹤老旧渔矶。
知止自高德,宁为遁者肥。
-
债然位望亚陪京,大作山川小作城。
堡障百年宽北顾,耕桑千里庆西成。
和风温若生庭户,明月飞来入栋楹。
道院依然无一事,只须空洞养心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