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赴夷陵》

迢迢上夷陵,意促日易暝。
乱石劖马蹄,丛棘罥衣领。
登山若攀天,度壑如赴井。
抚膺欲呕心,喘息屡延颈。
但逢过虎迹,敻绝行人影。
顾兹客怀恶,况乃道里永。
毫素难具陈,聊以述短咏。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次艰苦的登山之旅,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切的感受,展现了自然的力量和人生的艰辛。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句“迢迢上夷陵,意促日易暝。”描绘了长长的路程和时间的紧迫,为整首诗定下了基调。诗人表达了他对登山的艰难和时间的流逝的深深忧虑。 接着,“乱石劖马蹄,丛棘罥衣领。”诗人以乱石和丛棘为意象,生动地描绘了道路的艰险,进一步强化了行程的艰难。 “登山若攀天,度壑如赴井。”这两句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表现了山路的陡峭和深谷的险峻,展现了自然力量的威严。 “抚膺欲呕心,喘息屡延颈。”诗人以自身的感受,表达了登山的艰辛,让读者能深切地感受到他的疲惫和困苦。 “但逢过虎迹,敻绝行人影。”这两句诗以虎迹和无人影为意象,表现了环境的荒凉和险恶,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孤独和无助。 “顾兹客怀恶,况乃道里永。”诗人以此表达了他对旅途的不满和疲惫,同时也展现了他对前路遥远的无奈。 最后,“毫素难具陈,聊以述短咏。”诗人表示,虽然笔墨难以完全表达他的感受,但他还是试图用诗歌来述说自己的经历。 整首诗以生动的描绘和深切的感受,展现了登山的艰难和人生的困苦。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自身感受的表达,引发读者对生命和自然力量的深思。
创作背景
《赴夷陵》是明朝文人偶桓所作的一首诗,其创作背景与诗人的经历和情感有关。在明朝时期,夷陵是被视为偏远荒凉的地方,诗人被派往夷陵,可能代表着一种贬谪或流放。因此,诗人在创作此诗时,可能怀揣着孤寂、苦闷的心情,同时夹杂着对未来生活的忧虑和不确定性。通过诗歌的形式,诗人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情感和思考,展现了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未来的期盼。
诗词关键字: 呕心 乱石 衣领
相关诗词
  • 1
    [唐]
    绝壁耸万仞,长波射千里。
    盘薄荆之门,滔滔南国纪。
    楚都昔全盛,高丘烜望祀。
    秦兵一旦侵,夷陵火潜起。
    四维不复设,关塞良难恃。
    洞庭且忽焉,孟门终已矣。
    自古天地辟,流为峡中水。
    行旅相赠言,风涛无极已。
    及余践斯地,瑰奇信为美。
    江山若有灵,千载伸知己。
  • 2
    [唐]
    绝壁耸万仞,长波射千里。
    盘薄荆之门,滔滔南国纪。
    楚都昔全盛,高丘望祀。
    秦兵一旦侵,夷陵火潜起。
    四维不复设,关塞良难恃。
    洞庭且忽焉,孟门终已矣。
    自古天地辟,流为峡中水。
    行旅相赠言,风涛无极已。
    及余践斯地,瑰奇信为美。
    江山若有灵,千载伸知己。
  • 3
    [明]
    路险仍遭雨,人疲又绝粮。
    山花空的历,我马自玄黄。
    草屋家家破,秋田处处伤。
    昔年羁宦者,青史著欧阳。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