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胡馀学同年四首》
力田元不怵凶饥,瘠者为谁谁是肥。 但得高堂翁媪健,定知奕世子孙宜。 追风骐骤仍不蹶,览德鸾凤栖或飞。 有酒急须频对月,桂枝香了到梅枝。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勤劳的家庭,在艰难的生活条件下坚韧不拔,努力耕耘,尽管面临着凶饥和贫困。诗中的“力田元不怵凶饥,瘠者为谁谁是肥”描绘了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仍然坚持努力耕作的情景,表现了劳动人民的顽强和坚韧。
“但得高堂翁媪健,定知奕世子孙宜”表达了对家庭长辈健康长寿的祝愿,同时也传达了家族世代传承、繁衍昌盛的愿望。
“追风骐骤仍不蹶,览德鸾凤栖或飞”以动物为喻,形象地描绘了家庭成员们的优秀品质和崇高德行。这里的“追风骐骤”和“览德鸾凤”象征着家庭成员们的才华和美德。
“有酒急须频对月,桂枝香了到梅枝”则表现了诗人在艰难生活中的乐观态度,借助酒和自然的美景来寻求精神上的慰藉。
整首诗充满了对勤劳、坚韧、孝顺和美德的赞颂,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在困苦中寻求希望和慰藉的心态。
|
创作背景
《次胡馀学同年四首》是宋朝诗人曹泾创作的一组诗。具体的创作背景可能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与胡馀学的交往:诗题中提到的“胡馀学同年”,可能是曹泾的同窗好友或同年进士,他们之间可能有深厚的友谊,因此曹泾创作了这组诗来表达对朋友的思念或赞美之情。
2. 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这组诗可能描写了当时的自然景色,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感受和情感。通过对景物的描绘,表现出作者的心境和情感变化。
3. 社会背景的反映:诗歌可能反映了当时的社会背景,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通过诗歌来表达作者对社会现实的看法和感受。
由于具体创作背景不详,以上仅是一些推测,仅供参考。
相关诗词
-
花开不同赏,花落不同悲。
欲问相思处,花开花落时。
揽草结同心,将以遗知音。
春愁正断绝,春鸟复哀吟。
风花日将老,佳期犹渺渺。
不结同心人,空结同心草。
那堪花满枝,翻作两相思。
玉箸垂朝镜,春风知不知。
-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
同是长干人,自小不相识。
下渚多风浪,莲舟渐觉稀。
那能不相待,独自逆潮归。
三江潮水急,五湖风浪涌。
由来花性轻,莫畏莲舟重。
-
住院生涯又一回,前尘处处尽堪哀。
头皮断送身待老,心脏衰残血不来。
七载光阴如刹那,半包枯骨莫安排。
老妻啼笑知何似,眼对门灯彻夜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