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
作品赏析
|
这是一首富含哲理和深意的诗。首先,从整体上看,这首诗似乎在表达一种对生活的理解和体悟。通过朴素、直白的语言,展现了生活中种田谋生的普通场景,同时又通过引入佛教概念,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命运的思考和探索。
以下是对每一句的具体赏析:
1. “杨歧无旨的,种田博饭吃。”这两句诗描绘了一种朴素、艰辛的农耕生活。其中,“杨歧”可能是地名或者人名,“无旨的”这个词语可能暗示了生活的无奈和艰辛。而“种田博饭吃”则直接展现了农民通过辛勤劳动,换取基本生活所需的场景,充满了对生活的真实描绘和对农民辛勤劳动的赞美。
2. “说梦老瞿昙,何处觅踪迹。”在这两句中,作者引入了佛教概念。“说梦老瞿昙”可能是指佛教中的某位圣者或者经文中的某个角色,他们在梦中传授佛法或者进行教化。“何处觅踪迹”则表达了作者对佛法、人生真谛追寻的困惑和疑虑,也展现了人类在面对生命大问题时的普遍迷茫。
整首诗在平淡的语言中蕴含了深厚的哲理,通过对普通生活的描绘和佛教概念的引入,展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探索。同时,诗中的意象和象征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引导读者对生活和人生进行更深入的思考。
|
创作背景
《偈》是宋朝诗人释方会所作的一首诗歌。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佛教的教义和思想有关,旨在传达一种禅悟的境界和人生的哲理。释方会作为一位佛教禅师,通过诗歌表达了对佛法教义的理解和体悟。
诗歌中的“三千世界一念间”表达了佛教中的“一念三千”的观念,即心中的一念可以包含整个宇宙的含义。这一观念强调了心性的力量和内心的觉悟对于理解世界的重要性。
整首诗带有浓厚的禅意和哲理,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佛教禅宗的思想和人生观。这种创作背景使得《偈》成为了一首具有深刻内涵和启迪人心的诗歌作品。
相关诗词
-
八万四千偈后,更谁妙语披襟。
纫兰结佩有同心。
唤取诗翁来饮。
镂玉裁冰著句,高山流水知音。
胸中不受一尘侵。
却怕灵均独醒。
-
阴极而阳生,力穷而位转。
苍龙退骨而骧,玄豹披雾而变。
要将三世佛髑髅,穿作数珠子一穿。
莫道明头暗头,真个日面月面。
直饶你斗满秤平,也输我卖贵买贱。
槃里明珠,不拨自转。
-
妙存湛湛不为无,真照灵灵不为有。
更向其间退步看,白云断处青山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