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长平怀古》

邯郸无策信冯亭,上党须贪泽起兵。
赵括母言犹不听,当时谁肯计长平。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诗,主要描绘了战国时期邯郸之战和长平之战的历史事件。诗人通过这些历史事件,表达了对古代战争策略和人性弱点的深刻反思。 首句“邯郸无策信冯亭”,讲述了赵国在邯郸之战中缺乏有效策略,最后只能依赖冯亭这样的将领来抵抗秦国的进攻。这一句话凸显了赵国在战争中的被动局面,也反映了古代战争中领导者的智谋和决断力对战争胜败的重要影响。 第二句“上党须贪泽起兵”,描绘了上党地区的战争情况。这里的“贪泽”二字,既表达了地形的险恶,也暗示了人性的贪婪和冲突。这一句话反映了古代战争中地域纷争和利益争夺的普遍现象。 第三句“赵括母言犹不听”,引用了赵括母亲劝谏赵王不要任用赵括为主将的历史典故。然而,赵王没有听从,最后导致了长平之战的惨败。这一句话强调了古代战争中领导者应该虚心纳谏,避免独断专行的重要性。 最后一句“当时谁肯计长平”,以反问的语气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事件的深刻反思。既是对赵国君臣在长平之战中失策的批评,也是对古代战争中人性弱点和领导者智慧的感叹。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描绘和反思,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战争和人性的深刻理解。同时,通过韵律和意象的运用,使得诗歌更具艺术感染力和思考价值。
创作背景
《长平怀古》是宋代诗人孙冲创作的一首怀古诗,背景是战国时期著名的长平之战。长平之战是秦国与赵国为争夺上党地区而进行的一场大规模战争,结果赵国惨败,四十万降卒被秦将白起坑杀,这场战争对赵国的国力造成了极大的削弱,也为秦国的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孙冲在诗中表达了对这场战争的悲痛和对逝去士兵的哀悼,同时也借古讽今,对当时的社会现实进行了暗示和批评。
诗词关键字: 起兵
相关诗词
  • 1
    [清]
    秋山复秋山,秋雨连山殷。
    昨日战江口,今日战山边。
    已闻右甄溃,复见左拒残。
    旌旗埋地中,梯冲舞城端。
    一朝长平败,伏尸遍冈峦。
    北去三百舸,舸舸好红颜。
    吴口拥橐驼,鸣笳入燕关。
    昔时鄢郢人,犹在城南间。
  • 2
    [唐]
    我行空碛,见沙之磷磷,与草之幂幂,半没胡儿磨剑石。
    当时洗剑血成川,至今草与沙皆赤。
    我因扣石问以言,水流呜咽幽草根,君宁独不怪阴磷?
    吹火荧荧又为碧,有鸟自称蜀帝魂。
    南人伐竹湘山下,交根接叶满泪痕。
    请君先问湘江水,然我此恨乃可论。
    秦亡汉绝三十国,关山战死知何极。
    风飘雨洒水自流,此中有冤消不得。
    为之弹剑作哀吟,风沙四起云沈沈。
    满营战马嘶欲尽,毕昴不见胡天阴。
    东征曾吊长平苦,往往晴明独风雨。
    年移代去感精魂,空山月暗闻鼙鼓。
    秦坑赵卒四十万,未若
  • 3
    [元]
    听说娑婆无量苦。
    凶兵解散还屯聚。
    昨日为齐今日楚。
    更奴虏。
    乾坤毕竟归神武。
    赵括才疏空自许。
    强秦用间欺其主。
    四十万军生入土。
    悲前古。
    至今鬼哭长平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