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满西风,催岁晚东篱,黄花争吐。 嫩英细蕊,金艳繁、妆点高秋偏富。 寒地花媒少,算自结、多情烟雨。 每年年妆面,谢他拒霜相顾。 宝马王孙,休笑孤芳,陶令因谁,便思归去。 负春何事,此恨惟、才子登高能赋。 千古风流在,占定泛、重阳芳醑。 堪吟看醉赏,何须杏园深处。 |
| 这是一首描绘秋天菊花盛开的诗,以赞美菊花的美丽和高洁品质。诗人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将菊花的形象描绘得淋漓尽致,展现了一幅绚丽多彩的秋景图。 首句“香满西风,催岁晚东篱,黄花争吐。”描绘了秋天西风送香,菊花在篱笆上争相绽放的场景,给人一种秋高气爽、生机盎然的感觉。接下来“嫩英细蕊,金艳繁、妆点高秋偏富。”进一步描绘了菊花的娇嫩和绚丽,金艳繁花,点缀着高秋的丰硕。 “寒地花媒少,算自结、多情烟雨。”表达了菊花在寒冷的环境中依然能绽放出美丽的花朵,展现了菊花的坚韧和顽强。“每年年妆面,谢他拒霜相顾。”则表现了菊花不畏霜冻,依然盛开的豪情壮志。 “宝马王孙,休笑孤芳,陶令因谁,便思归去。”诗人通过陶渊明的典故,表达了菊花的高洁品质,不被世俗所容,但依然坚守自我,保持了独立的个性。 “负春何事,此恨惟、才子登高能赋。”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春天离去的遗憾,认为只有才子才能用诗歌来表达这种感慨。 “千古风流在,占定泛、重阳芳醑。”和“堪吟看醉赏,何须杏园深处。”则进一步赞美了菊花的美丽和高洁品质,认为菊花的美丽千古流传,占据了重阳节的重要地位,人们可以在饮酒赏花中感受到菊花的魅力,无需再去寻找其他的美景。 整首诗通过对菊花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品质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展现了秋天的美丽和丰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