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君在朝人不知,苏君既没人悲人。 流风遗书见称道,高文大句争提撕。 壁间草隶亦不置,剥苔椎土无弃遗。 乃知死不兴人共利害,而后不为时所疑。 沧浪亭空卉木老,古石苍苍颜色好。 无胫独能千里来,致身忽在都门道。 帝都王侯好事多,相看自悔取不早。 君不见吴兴长史春祥衫,闭门抱恨长枯槁。 |
| 这是一首深沉、感人的诗,充满了对苏君的敬仰和怀念。诗人通过描绘苏君的才华、品格和其身后的影响,以及沧浪亭的古石等意象,表达了对苏君的深深怀念和赞美。 诗的开篇“苏君在朝人不知,苏君既没人悲人。”展现了苏君生前的低调和死后人们的哀悼,凸显了其高尚的品格。接下来的“流风遗书见称道,高文大句争提撕。”则进一步展现了苏君的才华和影响力。 “壁间草隶亦不置,剥苔椎土无弃遗。”描述了苏君的书法技艺精湛,壁上的草隶字迹清晰,即使经过时间的侵蚀,依然能看出其韵味。诗人通过这一描绘,展现了苏君艺术造诣的深厚。 “乃知死不兴人共利害,而后不为时所疑。”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苏君去世的深深惋惜,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生死、利害的深刻理解。 “沧浪亭空卉木老,古石苍苍颜色好。”诗人通过对沧浪亭的描述,引出了对苏君的怀念。而“无胫独能千里来,致身忽在都门道。”则表达了诗人对苏君的敬仰和对其突然离世的惊愕。 诗的结尾“帝都王侯好事多,相看自悔取不早。君不见吴兴长史春祥衫,闭门抱恨长枯槁。”通过对帝都王侯的描绘,反衬出苏君的品格高尚。同时,通过“君不见吴兴长史春祥衫,闭门抱恨长枯槁。”的表达,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苏君去世的悲痛和遗憾。 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苏君生前身后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深深怀念和敬仰。同时,诗人也通过自己的笔触,表达了对生死、利害等人生问题的深刻理解和感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