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寄金绳院正因大师》

僧中忆艺本超群,释氏蒙求见讨论。
儒行合为文畅侣,诗名雅作贯休孙。
心灯久已传宗意,命服仍尝锡帝恩。
宴坐栴檀消篆字,眼前闤阓任嚣喧。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且充满文化韵味的诗,让人感到一种宁静致远的意境。诗中的僧人技艺超群,不仅精通佛法,而且文化素养颇高,堪称文人雅士。他心如止水,不受外界喧嚣的干扰,宴坐栴檀,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 诗歌的首联“僧中忆艺本超群,释氏蒙求见讨论”,展示了僧人的技艺高超,以及他对佛法的深入理解和探讨。“儒行合为文畅侣,诗名雅作贯休孙”则进一步表现了僧人的文化素养和诗才横溢,以儒家行为为准则,诗名甚至可以与贯休相媲美。 颔联“心灯久已传宗意,命服仍尝锡帝恩”中的“心灯”寓意着僧人内心的明灯,象征着他对佛法的领悟和传承。而“命服仍尝锡帝恩”则表现出僧人受到皇帝的恩赐,体现了他在社会上的地位和尊重。 尾联“宴坐栴檀消篆字,眼前闤阓任嚣喧”描绘了僧人宴坐在栴檀香中,专心致志地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外界的喧嚣对他来说如同不存在一般。这既展示了僧人的定力,也体现了他超脱世俗的境界。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生动地描绘了一位技艺超群、文化素养高、内心超脱的僧人形象,让人感受到一种静谧、超然物外的美感。
创作背景
《寄金绳院正因大师》是宋朝诗人薛奎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诗人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感情有关,寄给金绳院正因大师的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好友的思念和对佛教的敬仰。通过描绘寺院的环境和正因大师的形象,表现了诗人对佛教清净境界的向往和对好友的赞美。同时,诗中运用了一些佛教典故,也展示了诗人对佛教教义的理解和领悟。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查阅诗歌鉴赏书籍或询问语文老师以获取更多信息。
上一首
《秋夕》
诗词关键字: 篆字 求见 合为
相关诗词
  • 1
    [宋]
    高而无上,低而无下。
    上下三指,彼此七马。
    临济大师到此咬嚼不破,被黄蘖拄杖再三痛打。
  • 2
    [宋]
    我比丘某甲,今为傍生类。
    发佛大慈悲,忏彼六情根。
    无始业障海,眼根著诸色。
    耳界闻乱声,鼻染一切香。
    舌生诸恶刺,身如机关主。
    六贼游戏中,心想如猿猴,无有暂停时。
    如此等六法,名为六情根。
    一切业因缘,皆从妄想起。
    妄想如幻焰,亦若空中花。
    迷倒不觉知,为诸惑业缚。
    永堕三途界,没在众苦中。
    不闻正法音,何曾知忏悔。
    惟愿十方佛,菩萨众大师。
    慈力与冥加,令其知发露。
    无始一切恶,今日悉消除。
    毕故不造新,
  • 3
    [宋]
    暗喜莲峰作近邻,拨开云雾见师频。
    有时问个艰难字,便沐周旋说与人。
    唐李监应留后迹,汉蔡邕想是前身。
    堪嗟继踵无徒弟,笔法收藏在渭滨。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