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秀亭暮春述怀》
空庭雨湿聚华茵,回首东风忆远人。 玉砌香消行迹断,雕阑吟彻别愁新。 楼台半是前朝景,桃李都承旧日春。 归燕多情还恋主,衔泥双拂画梁尘。 |
作品赏析
|
这是一首充满感情色彩的诗,通过描绘雨后庭院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远方之人的思念和别离之愁。
首联“空庭雨湿聚华茵,回首东风忆远人。”描绘了雨后空荡的庭院,和湿润的草地,借助东风回首思念远方的人。这里通过环境的描绘,渲染出一种孤寂、凄清的氛围,为整首诗奠定了感情基调。
颔联“玉砌香消行迹断,雕阑吟彻别愁新。”进一步描绘了玉石堆砌的香气消散,行人的足迹断绝,雕刻精美的栏杆周围弥漫着新的别离之愁。这里通过具体的景物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离别之痛的深深感受。
颈联“楼台半是前朝景,桃李都承旧日春。”中,诗人通过描绘楼台和桃李,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景物的依旧,对比出人事已非的感慨。
尾联“归燕多情还恋主,衔泥双拂画梁尘。”则通过描绘归燕恋主,衔泥拂尘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旧日生活的怀念和对归来的期盼。
整首诗通过对雨后庭院景色的描绘,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之人的思念和别离之愁。同时,通过燕子的形象,也展现了诗人对旧日生活的怀念和对归来的期盼。诗人的情感表达含蓄而深沉,给人一种悠然自得的感觉,同时也蕴含着深深的思念和哀愁。
|
创作背景
《深秀亭暮春述怀》是明朝文人志琼中公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作者的生活经历、感受自然界的变化以及社会时代的变迁有关。具体背景如下:
1. 自然景物的触动:诗人在暮春时节,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生机和变化,可能见到了深秀亭周围的花草树木、山水景色等自然元素,产生了对自然美的赞叹和感慨。
2. 个人境遇的感慨:诗人可能在此时正面临着人生的某种境遇,比如仕途失意、离别之苦等,因此借景抒怀,表达了自己的感慨和思考。
3. 社会时代的映射:明朝时期,社会经历了一些动荡和变革,诗人可能也感受到了这些变化,因此在诗中寓言了时代的沧桑和人生的无常。
请注意,以上仅为对《深秀亭暮春述怀》创作背景的一种推测,具体背景可能还需结合诗人的生平、作品风格以及历史背景等方面进行综合考量。
相关诗词
-
风清日晚溪桥路。
绿暗摇残雨。
闲亭小立望溪山。
画出明湖深秀、水云间。
漫郎疏懒非真吏。
欲去无深计。
功名英隽满凌烟。
省事应须速上、五湖船。
-
同游云外寺,渡水入禅关。
立扫窗前石,坐看池上山。
有僧飞锡到,留客话松间。
不是缘名利,好来长伴闲。
-
予生鄙性嗜奇古,北走青徐南走楚。
千金不惜买干将,宝匣腾光快先睹。
龙文星彩莹深秀,结绿青萍何足数。
河汉常时失斗牛,雷电中宵吼风雨。
腰间辘轳引玉鼻,走马走看若环堵。
居然声价盛洋溢,始悟漂山因众喣。
欲将入水屠蛟龙,又欲登山刺豾虎。
前锋呀豁尽低伏,至宝谁能不夸诩。
自从拔仗挺而出,反与铅刀日为伍。
古称知己极难遇,黄鹄摩天困堂庑。
谓是虽能扫妖沴,破屦不及銛锥补。
吹毛可断玉可切,斫木还须避樵斧。
耳侧肠酸极惆怅,涕泪滂沱心更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