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歙溪道中》

行行欲少歇,争奈客途长。
村酒略无味,野花空自香。
几家茅屋小,数亩麦田荒。
何处堪投宿,林梢已夕阳。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旅途艰辛,感慨人生无奈的诗。首联“行行欲少歇,争奈客途长”描述了诗人在漫长的旅途中的疲惫和无奈,想停下来休息,却又因为路途遥远而不得不继续前行。颔联“村酒略无味,野花空自香”则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孤独和失落,即使是美酒和花香也无法缓解他的内心的苦闷。颈联“几家茅屋小,数亩麦田荒”描绘了旅途中的荒凉景象,也反映了当时农村经济的萧条。尾联“何处堪投宿,林梢已夕阳”则表达了诗人在天色已晚,无处投宿的困境,进一步突出了旅途的艰辛。 整首诗以朴实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心境和遭遇,表达了人生的无奈和苦涩。同时,通过对农村荒凉景象的描绘,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的困境。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歙溪道中》是宋朝诗人周耕云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主要可以归结为两点:一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二是对人生路途的感慨。周耕云在游览歙溪时,被那里的自然风光所吸引,同时对人生旅途中的种种境遇产生了深深的感慨。他借助自然景色,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理解和感悟。诗中的“闲花野草尚葳蕤”表达了对自然生命力的赞美,而“风送征帆何处归”则体现了对人生路途无常、归宿难定的感慨。
诗词关键字: 投宿 茅屋 野花
相关诗词
  • 1
    [明]
    沙明水碧净无泥,三百滩盘上歙溪。
    两岸青山春欲暮,楝花飞尽竹鸡啼。
  • 2
    [宋]
    春去春来冬复冬,几思虚论未缘逢。
    歙溪道赏兄遗迹,勿少龙泓一老龙。
  • 3
    [宋]
    辙自绩溪蒙恩召还,将自宣城沿大江以归。
    家兄子瞻以书告曰:“不如道歙溪,过钱塘,一观老兄遗迹。
    ”辙用其言。
    既至吴中,迫于水涸,不能久留。
    十月八日,游上天竺,子瞻昔与辩才师相好,今隔南山不得见,仍作三小诗以寄之。
    我兄教我过东吴,遗墨山间无处无。
    忽报冬潮催出氵匽,俗缘深重道心粗。
    山色青冥叶未红,湖光凝碧晓无风。
    行穷上下两天竺,望断南山龙井龙。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