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仙峰》
嵯峨山势傍云天,试问谁来此望仙。 终日望仙仙不见,始知仙道若茫然。 |
作品赏析
|
这是一首含有深厚哲理意味的诗。首先,整体来看,诗歌通过描绘一座高耸入云的山峰,表达了人生追求与期待的茫然与困惑。
首句“嵯峨山势傍云天”描绘了山峰高耸入云,壮丽无比的景象,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隐喻了人生追求的高远。
第二句“试问谁来此望仙”则提出了一个问题,谁来此望仙?这个“谁”既可以是诗人自己,也可以是任何人,代表了人类对美好事物、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向往。
第三句“终日望仙仙不见”则表达了人类追求理想的困惑和无奈,尽管终日望仙,但仙却不见,这是对人生追求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的描绘。
最后一句“始知仙道若茫然”则是对前面三句的总结,也是全诗的核心。始知仙道若茫然,表达了人生追求的茫然和不确定性,即使努力追求,也不一定能够得到。
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简练,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人生追求的困惑和无奈,也揭示了生活的真谛,即人生追求往往伴随着困惑和挫折,需要我们以坦然的态度去面对。
|
创作背景
**《望仙峰》的创作背景与傅权对道教的崇尚有关**。傅权在游览道教圣地望仙峰时,被其美景所吸引,同时也感受到了道教的神秘和玄妙。他借助诗歌来表达自己对道教的崇尚和对仙境的向往。在这首诗中,傅权描绘了望仙峰的美丽景色,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道教修行和飞升成仙的向往。
相关诗词
-
牧野功成后,周王战马闲。
驱驰休伏皂,饮龁任依山。
逐日朝仍去,随风暮自还。
冰生疑陇坂,叶落似榆关。
躞蹀仙峰下,腾骧渭水湾。
幸逢时偃武,不复鼓鼙间。
-
西源好,仙构占仙峰。
一鹤性灵清我宇,万龙风雨乱霜空。
高静太疏慵。
天地乐,山水静流通。
行坐卧怜尘外景,虚空寂是道家风。
非细乐相从。
-
从汉仙峰一柱清,晴春登览四山明。
祥云昼护神光现,瑞月宵临法乐鸣。
华子冈头灵运赋,七星杉下蔡经盟。
慨思今古无穷事,那得逍遥自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