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和叠山先生韵》

万叠青山只麽青,从容时止又时行。
斯文未丧予何畏,举世随流我独清。
日月精忠今古在,丘山道义死生轻。
吾翁铁脊文翁似,无愧渊明与孔明。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坚定信念,展示高尚品格的诗。作者以青山为喻,描述了自己从容不迫,时而静止,时而前行的生活态度。他表明自己并不畏惧世俗的压力,而是清醒地独立于随波逐流的人群之中。 颈联的“日月精忠今古在,丘山道义死生轻。”是这首诗的核心,表达了作者对于忠诚和道义的坚守。这里的“日月精忠”形容作者的忠诚如同日月一样永恒,“丘山道义”则表达了作者的道义观念如丘山一样坚实。这种对忠诚和道义的坚守,使得生死显得微不足道。 尾联中,作者以“吾翁铁脊文翁似,无愧渊明与孔明。”表达了自己的志向和追求。他希望自己能像文翁和孔明一样,具有坚韧不拔的精神和智慧,无愧于像陶渊明和孔明这样的先贤。 总的来说,这首诗充满了作者对生活的理解和对自我价值的追求,表达了坚定的信念和高尚的品格。
创作背景
《和叠山先生韵》是宋朝诗人魏天应所作的一首诗。叠山先生是宋朝著名的文学家和抗元英雄谢枋得的号。谢枋得在宋朝末年为维护国家,积极抗击元军,失败后隐居山林,并创作了许多具有强烈的民族气节和忠贞不渝的爱国精神的诗歌。 因此,《和叠山先生韵》的创作背景应与谢枋得的抗元事迹和他的诗歌精神有关。魏天应通过和诗的方式,对叠山先生的爱国精神进行了回应和颂扬,表达了自己对叠山先生崇高气节的崇敬和赞美。
诗词关键字: 举世 道义 无愧
相关诗词
  • 1
    [先秦]
    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复见,竭知尽忠,而蔽鄣於谗,心烦虑乱,不知所从。
    乃往见太卜郑詹尹曰:“余有所疑,原因先生决之。
    ”詹尹乃端策拂龟曰:“君将何以教之?
    ”屈原曰:“吾宁悃悃款款,朴以忠乎?
    将送往劳来,斯无穷乎?
    宁诛锄草茅,以力耕乎?
    将游大人,以成名乎?
    宁正言不讳,以危身乎?
    将从俗富贵,以媮生乎?
    宁超然高举,以保真乎?
    将哫訾栗斯,喔咿嚅儿,以事妇人乎?
    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
    将突梯滑稽,如脂如韦,以洁楹
  • 2
    [近代]
    风雨飘摇日,余怀范爱农。
    华颠萎寥落,白眼看鸡虫。
    世味秋荼苦,人间直道穷。
    奈何三月别,竟尔失畸躬。
    海草国门碧,多年老异乡。
    狐狸方去穴,桃偶已登场。
    故里寒云恶,炎天凛夜长。
    独沉清冷水,能否涤愁肠?
    把酒论当世,先生小酒人。
    大圜犹茗艼,微醉自沈沦。
    此别成终古,从兹绝绪言。
    故人云散尽,我亦等轻尘!
  • 3
    [现代]
    敢将私谊哭斯人,文化神州丧一身。
    越甲未应公独耻,湘累宁与俗同尘。
    吾侪所学关天意,并世相知妒道真。
    赢得大清干净水,年年呜咽说灵均。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