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芹溪八咏》
高人栖隐向山林,林壑幽清绝俗尘。 当日武陵人已老,谁知犹有种桃人。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歌描绘了一个高人隐逸山林,林壑幽清的场景,展现出一种远离俗尘,自然恬静的生活状态。诗歌通过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清新脱俗,宁静致远的气氛。
首句“高人栖隐向山林”直接点题,描绘出一个高人隐逸山林的场景,展现了高人远离俗世纷争,专心致志追求内心宁静的精神风貌。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淡漠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次句“林壑幽清绝俗尘”则进一步描绘了山林的环境,林壑幽静清新,远离俗尘,给人一种世外桃源的感觉,同时也反映出高人清高脱俗,不问世事的个性特点。
末两句“当日武陵人已老,谁知犹有种桃人”则运用了典故,借武陵人和种桃人来比喻高人。虽然武陵人已老,但种桃人仍在,暗示着虽然世俗世界不断变化,但高人的精神追求和个性特点却始终如一,永恒不变。
整首诗歌语言简练,意象生动,通过描绘山林环境和高人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清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精神境界。
|
创作背景
《芹溪八咏》是宋朝诗人叶善夫创作的一组诗,描绘了芹溪的八个景点。这些诗的创作背景主要基于叶善夫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赞美,他通过对芹溪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感慨。同时,这些诗也可能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现状和人性的某些特质。具体来说,每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具体的景点、历史事件、人物传说等相关。如果需要更深入的了解,可能需要进一步研究相关的历史文献和资料。
相关诗词
-
数尽寒鸦日已昏,疏钟隐隐隔林闻。
僧归林下柴门静,声逐前村一片云。
-
登楼眺望雪晴天,银作高山玉作田。
最好夜深明月上,素娥滕六斗婵娟。
-
云谷山高列画屏,晚来尽对更多情。
烟凝紫翠斜阳里,一幅丹青写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