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人山亭》
故人虽薄宦,往往涉清溪。 凿牖对山月,褰裳拂涧霓。 游鱼逆水上,宿鸟向风栖。 一见桃花发,能令秦汉迷。 |
作品赏析
|
这是一首充满山水情趣和怀旧情感的诗。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和故人往事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对故人的思念以及对历史的反思。
首联“故人虽薄宦,往往涉清溪”,以“故人”为切入点,虽身份不高,但却常常涉足于清溪之间,引出了下面的自然景色。颔联“凿牖对山月,褰裳拂涧霓”,通过对窗户和衣裳的细节描绘,生动地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
颈联“游鱼逆水上,宿鸟向风栖”,通过对游鱼和宿鸟的描绘,进一步展现了自然的生机与活力。而尾联“一见桃花发,能令秦汉迷”,则以桃花为引子,引发了对历史的反思,桃花的美,连秦汉之人都会迷醉,更何况是现在呢?
整首诗以清溪、山月、涧霓、游鱼、宿鸟、桃花等自然景色为媒介,通过对故人的回忆和历史的反思,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和人文精神。同时,诗人在赞美自然美的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类历史的深刻理解,使得整首诗具有了较高的艺术价值和人文内涵。
|
创作背景
殷遥的《友人山亭》是一首描写友人所居山亭景色的五言古诗。通过描绘山亭周围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自然风光的喜爱和对友人生活环境的赞美。具体的创作背景并无明确的史料记载,但可以从诗歌的内容和风格推断出一些背景信息。
首先,从诗歌的标题《友人山亭》可以得知,这是描写作者友人所居住的山亭景色。因此,可以推断作者与友人之间有深厚的友谊,且作者对友人的生活环境充满好奇和向往。
其次,诗歌通过对山亭周围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自然风光的美丽和宁静。这可以反映出作者对自然环境的敏感和热爱,以及对喧嚣城市生活的厌倦。
综上所述,殷遥的《友人山亭》可能是在作者与友人交往密切,且对自然环境充满向往的背景下创作的。通过描绘友人所居山亭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自然风光的喜爱和对友人生活环境的赞美。
相关诗词
-
山亭水榭秋方半,凤帏寂寞无人伴。
愁闷一番新,双蛾只旧颦。
起来临绣户,时有疏萤度。
多谢月相怜,今宵不忍圆。
-
裁剪冰绡,轻叠数重,淡著胭脂匀注。
新样靓妆,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
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
愁苦, 问院落凄凉,几番春暮。
凭寄离恨重重,者双燕,何曾会人言语。
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
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
无据和梦也新来不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