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霭》
作品赏析
|
这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的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物活动,表达了诗人的心境和感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句“积霭收残雨”描绘了雨后初晴的景象,雾气逐渐消散,残雨停歇,给人一种清新、宁静的感觉。这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第二句“千峰在小楼”则进一步描绘了景色,千峰耸立,小楼依山而建,给人一种高远、开阔的视觉感受。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宽广的胸怀和高远的志向。
第三句“忽然空远思”表达了诗人思绪的飘散和内心的空灵。在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诗人陷入了沉思,思考人生、自我和宇宙的意义。
最后一句“野服上渔舟”则描绘了田野中的人们穿着朴素的衣服,乘坐渔舟在江河中捕鱼的场景。这展现了平凡、朴素的生活之美,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物活动,营造了宁静、高远、空灵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生活和思考的热爱。同时,诗中的词语简练、意蕴深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
创作背景
《积霭》是宋朝诗人潘希白的一首诗。对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并没有明确的史料记载。然而,我们可以尝试从诗的内容、风格和时代背景等方面,进行一些推测。
首先,从诗题《积霭》来看,“霭”通常指云气、雾气,而“积霭”则可能暗示着诗人当时所处的环境或者心境有一种沉闷、压抑的氛围。
其次,从诗歌的风格来看,潘希白的诗风多以细腻、婉约见长,这首《积霭》也不例外。诗中所描绘的景象和情感,都表现得十分细腻,这可能与诗人当时的处境和心境有关。
再者,从时代背景来看,宋朝是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但同时也是一个政治动荡、社会变革的时代。这样的时代背景,可能对诗人的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推测,《积霭》这首诗可能是诗人在某种特定的环境或心境下,对自然景象和内心情感的描绘和表达。具体的创作背景,可能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相关诗词
-
岩谷留心赏,为山极自然。
孤峰空迸笋,攒萼旋开莲。
黛色朱楼下,云形绣户前。
砌尘凝积霭,檐溜挂飞泉。
树暗壶中月,花香洞里天。
何如谢康乐,海峤独题篇。
-
世上渊明酒,人间陆羽茶。
东山无妓有莲花。
隐隐仙家鸡犬、路非赊。
积霭犹张幕,轻雷似卷车。
要令长袖舞胡靴。
须是檐头新霁、鹊查查。
-
回望离亭映楚山,慨然西笑入长安。
贪程野仆擔书引,惜别乡人驻足观。
霞襯曙光烘积霭,柳和春雨荡轻寒。
遥期此地归来日,迎取相如驷马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