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园秋夜作》
林卧避残暑,白云长在天。 赏心既如此,对酒非徒然。 月色遍秋露,竹声兼夜泉。 凉风怀袖里,兹意与谁传。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避暑山林的生活场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逍遥自在的心情。
首联“林卧避残暑,白云长在天”描述了诗人躺在树林中避暑,仰望天空中绵延不断的白云。这里通过“避残暑”和“白云长在天”的描绘,表现出诗人对大自然的向往和舒适感受。
颔联“赏心既如此,对酒非徒然”中,诗人觉得在这样的环境中赏心悦目,喝酒也不仅仅是消遣,而是对美景的一种享受。这里的“非徒然”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沉醉和对生活的热爱。
颈联“月色遍秋露,竹声兼夜泉”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景色,月光洒在秋露上,竹子在风中摇曳,夜晚的泉水声不绝于耳。这里的“遍”和“兼”字用得巧妙,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立体。
尾联“凉风怀袖里,兹意与谁传”中,诗人感受到凉风习习,心情愉悦,但这样的感受又能与谁分享呢?这里的“与谁传”表达了诗人的孤独感,也突显出他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诗人内心感受的表达,展现了诗人逍遥自在、热爱生活的态度,同时也透露出一些孤独感。诗歌意境优美,语言流畅自然,给人带来一种宁静舒适的感受。
|
创作背景
《林园秋夜作》是唐朝诗人李嶷的一首五言律诗。对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很遗憾,目前没有明确的史料或文献记载。因此,无法直接得知这首诗是在何种特定背景或情境下创作的。不过,从诗题和诗句中,可以推断出一些大致的情景和主题。
诗题《林园秋夜作》表明,这首诗是在秋天的夜晚,在林园中创作的。诗句中描绘了一些秋天夜晚的林园景象,以及一些作者独自在其中的感受。这些景象和感受可能来源于作者实际的生活经历,也可能只是作者的想象和创作。
总之,由于缺乏明确的史料记载,无法直接得知《林园秋夜作》的具体创作背景。但是,可以通过对诗句的解读和欣赏,感受这首诗所描绘的秋天夜晚的林园景象,以及作者在其中的感受和表达。
相关诗词
-
庐山真面何难识,扬子江边一岭奇。
公路崎岖开古道,林园宛转创新陂。
行游险处防盲目,向导堪称指路碑。
五老峰前庄稼好,今年跃进不须疑。
-
曾识将军段匹磾,几场花下醉如泥。
春来欲问林园主,桃李无言鸟自啼。
-
水木夕阴冷,池塘秋意多。
庭风吹故叶,阶露净寒莎。
愁燕窥灯语,情人见月过。
砧声听已别,虫响复相和。
闭门无事后,此地即山中。
但觉鸟声异,不知人境同。
晚花开为雨,残果落因风。
独坐还吟酌,诗成酒已空。
自得家林趣,常时在外稀。
对僧餐野食,迎客著山衣。
雀斗翻檐散,蝉惊出树飞。
功成他日后,何必五湖归。
秋色庭芜上,清朝见露华。
疏篁抽晚笋,幽药吐寒芽。
引水新渠净,登台小径斜。
人来多爱此,萧爽似仙家。
禁掖朝回后,林园胜赏时。
野人来辨药,庭鹤往看棋。
晚日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