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越裳贡白雉》
素翟宛昭彰,遥遥自越裳。 冰晴朝映日,玉羽夜含霜。 岁月三年远,山川九泽长。 来从碧海路,入见白云乡。 作瑞兴周后,登歌美汉皇。 朝天资孝理,惠化且无疆。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歌颂了一种高贵的鸟类,从遥远的越裳国飞来,羽毛如玉,宛如昭彰的素翟。诗歌中通过对鸟的形象和生活环境的描绘,表现了这种鸟的优美与神圣。同时,诗歌也借此鸟的形象,赞美了周、汉两朝的盛世景象,以及皇帝的孝理之道和无尽的惠化。
整首诗充满了浓郁的象征意味。素翟鸟的远道而来,象征着远方的国家对中央王朝的朝贡和尊敬,也表现了中央王朝的威望和德政。同时,素翟鸟的冰清玉洁、高贵优雅,也象征着王朝的美好和神圣。
诗歌的语言优美,词句流畅,充满了诗意和想象力。通过对素翟鸟的描绘和赞美,诗人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盛世的赞美,也展现了诗人的艺术才华和诗歌魅力。
|
创作背景
《试越裳贡白雉》的创作背景与历史上的一个事件有关。越裳是古代的一个国家,向唐朝进贡了白雉。诗人王若岩以此为题,创作了这首诗。具体的创作动机和背景,可能涉及到唐朝与周边国家的外交关系,以及诗人对异域风物的关注和描绘。然而,由于历史资料的缺乏,我们无法确定更具体的创作背景。如需进一步了解,建议您查阅相关的历史文献和诗歌解读。
相关诗词
-
小庭幽圃绝清佳,爱此常教放吏衙。
雨后双禽来占竹,秋深一蝶下寻花。
唤人扫壁开吴画,留客临轩试越茶。
野兴渐多公事少,宛如当日在山家。
-
春寒初试越罗袍,不惜千金买宝刀。
马援橐中无薏苡,张骞槎上有葡萄。
昆仑西去黄河远,函谷东来紫气高。
何事相逢又相别,陇云边月夜劳劳。
-
喜逢门外白衣人,欲脍湖中赤玉鳞。
游舫已妆吴榜稳,舞衫初试越罗新。
欲将渔钓追黄帽,未要靴刀抹绛巾。
芳意十分强半在,为君先踏水边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