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
揽得风光忘却愁,千葩万蕊恣追游。 香须点染黄金湿,小翅轻翻白玉柔。 舞态恨渠春昼短,狂情不管好花羞。 腻酥绛雪都相识,莫向红窗绣室休。 |
作品赏析
|
这是一首生动而富有感染力的诗,充满了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和赞美。诗人以花为媒介,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烈激情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揽得风光忘却愁,千葩万蕊恣追游。” 开篇两句就展现出诗人沉醉于大自然美景,忘却烦恼,自由自在游赏的情景。这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也体现了其豁达的人生态度。
“香须点染黄金湿,小翅轻翻白玉柔。” 这两句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花的形态和色彩,以及花的香气。通过“香须点染”、“小翅轻翻”等词语,使读者仿佛能闻到花的香气,看到花的动态美,生动而形象。
“舞态恨渠春昼短,狂情不管好花羞。” 诗人用拟人的手法,表达了花对春天短暂的遗憾,以及花儿的奔放热情,不畏羞怯。这两句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赞美。
“腻酥绛雪都相识,莫向红窗绣室休。” 最后两句诗人以“腻酥绛雪”形容花儿的美丽和柔弱,表达出对花儿的深深怜爱。同时,诗人也通过“莫向红窗绣室休”表达了对花儿在自然环境中自由绽放的赞美,而非被束缚在室内。
整首诗以花为载体,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使诗中的景象跃然纸上,使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
|
创作背景
宋朝诗人张明中的《蝶》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并没有明确的历史记载,因此我们无法直接了解它的具体创作背景。但是,我们可以尝试从诗的内容和风格来推测一些可能的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蝴蝶在花丛中的翩翩起舞,以及蝴蝶的美丽和优雅。诗人用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描绘,表现了蝴蝶的轻盈和灵动,以及春天的美好和生机。
从诗歌的风格和内容来看,可以推断出这首诗可能是在春天写成的,因为诗中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和蝴蝶的活动。此外,诗人可能对蝴蝶有着特别的喜爱和关注,才会如此细致地描绘蝴蝶的形态和动作。
总之,虽然无法确定这首诗的具体创作背景,但通过欣赏诗歌的内容和风格,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和关注。
相关诗词
-
其一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
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
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
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
八月胡蝶来,双飞西园草。
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
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
-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
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
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
-
泪湿罗衣脂粉满。
四叠阳关,唱到千千遍。
人道山长水又断。
萧萧微雨闻孤馆。
惜别伤离方寸乱。
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
好把音书凭过雁。
东莱不似蓬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