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
不论山颠与水涯,春来何处不荣华。 野红妖绿浑如画,一崦人家桃杏花。 |
作品赏析
|
这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的诗,整体上表达出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春意。
首句“不论山颠与水涯,春来何处不荣华。”以壮阔的视角展现了春天的到来,无论在山林还是水边,无处不充满生机和繁荣。这句诗表现出春天的普遍性和无处不在,同时也传达出一种生机勃勃的力量。
次句“野红妖绿浑如画”,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描绘了野外各种花卉竞相绽放,色彩斑斓,美丽如画的景象。这句诗在视觉上给人一种丰富多彩的感觉,展现了春天的多彩和魅力。
最后一句“一崦人家桃杏花”,将视线拉回到现实生活中,描绘了一幅山村人家桃杏花开的景象。这句诗给人一种温馨、宁静的感觉,同时也传达出春天给人们带来的喜悦和安宁。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同时,也反映出人们对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畏。
|
创作背景
周垕的《春》的创作背景与作者特定时期的思想情绪、对人生的追求以及他的文化积淀有密切关系。这篇散文写于1928年到1937年期间,正值作者彷徨苦闷并深入研究古典文学的阶段。在作品中,他以田园牧歌的方式抒发了对春天的赞美,表现出鲜明的风格演变痕迹。然而,由于当时的历史背景,作者未能揭示和歌颂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广大人民群众心灵深处的“春天”。因此,这篇《春》更多地反映了作者个人的情感和对自由境界的向往,而非时代精神。
相关诗词
-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
墨云拖雨过西楼。
水东流。
晚烟收。
柳外残阳,回照动帘钩。
今夜巫山真个好,花未落,酒新篘。
美人微笑转星眸。
月花羞。
捧金瓯。
歌扇萦风,吹散一春愁。
试问江南诸伴侣,谁似我,醉扬州。
-
腻红匀脸衬檀唇。
晚妆新。
暗伤春。
手捻花枝,谁会两眉颦。
连理带头双飞燕,留待与、个中人。
淡烟笼月绣帘阴。
画堂深。
夜沈沈、谁道连理,能系得人心。
一自绿窗偷见后,便憔悴、到如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