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过小妓英英墓》

萧晨骑马出皇都,闻说埋冤在路隅。
别我已为泉下土,思君犹似掌中珠。
四弦品柱声初绝,三尺孤坟草已枯。
兰质蕙心何所在,焉知过者是狂夫。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感人至深的悼亡诗,表达了诗人对逝去亲友的深深怀念和哀痛。诗中的每一句都充满了真挚的情感和细腻的描绘。 首联“萧晨骑马出皇都,闻说埋冤在路隅。”描绘了诗人清晨骑马离开皇都,听闻有冤屈之人被埋在路旁的情景,这引出了全诗的主题——悼念亡者。 颔联“别我已为泉下土,思君犹似掌中珠。”中,诗人用“泉下土”形容亡者已离世,而“掌中珠”则表达了诗人对亡者深深的思念之情。 颈联“四弦品柱声初绝,三尺孤坟草已枯。”诗人借助“四弦品柱声初绝”形象地描绘了亡者离世后,生活中美好声音的消失。“三尺孤坟草已枯”一句则进一步渲染了悲凉的气氛,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亡者坟墓的深深关切。 尾联“兰质蕙心何所在,焉知过者是狂夫。”诗人用“兰质蕙心”形容亡者生前的美好品质,表达了对亡者的赞美和怀念。最后一句“焉知过者是狂夫”则表达了诗人对亡者的深深眷恋,无法接受其离世的事实。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通过对亡者的深深怀念和哀悼,展现了人生的无常和珍贵。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亡者生前的美好形象和离世后的悲凉景象,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使读者深感人生的无常和珍贵。
诗词关键字: 掌中珠 孤坟 骑马
相关诗词
  • 1
    [宋]
    辇路珠帘两行垂。
    千枝银烛舞僛僛。
    东风历历红楼下,谁识三生杜牧之。
    欢正好,夜何其。
    明朝春过小桃枝。
    鼓声渐远游人散,惆怅归来有月知。
  • 2
    [宋]
    辇路珠帘两行垂。
    千枝银烛舞僛僛。
    东风历历红楼下,谁识三生杜牧之。
    欢正好,夜何其。
    明朝春过小桃枝。
    鼓声渐远游人散,惆怅归来有月知。
  • 3
    [现代]
    寻春携酒过城西,二月垂杨叶未齐。
    细雨成尘催小草,落花如雪锁长堤。
    社前新酿家家熟,陌上重楼处处迷。
    我亦随人难独醒,且傍锦瑟醉如泥。
杨虞卿的其他作品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