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汉武》

汉武高台切绛河,半涵非雾郁嵯峨。
桑田欲看他年变,瓠子先成此日歌。
夏鼎几迁空象物,秦桥未就已沉波。
相如作赋徒能讽,却助飘飘逸气多。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汉武帝建造的高台,高耸入云,与银河相切。高台半隐在云雾之中,显得巍峨壮观。诗人由此联想到桑田沧海的变化,想到汉武帝曾巡视瓠子口,并写下歌曲。接着,诗人又联想到夏朝的鼎已经迁移,象征物的变化,而秦朝的桥梁还未建成就已经沉没在波涛之中。最后,诗人提到相如作赋,虽然只是为了讽谏,但却助长了飘逸的气息。 整首诗通过描绘历史遗迹和自然景观,表现了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变迁。同时,通过提到相如作赋,也表现了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和联想,把读者带到了一个充满历史感和文化韵味的世界,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深邃和文化的博大精深
诗词关键字: 瓠子 飘逸
相关诗词
  • 1
    [现代]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 2
    [唐]
    春豫灵池会,沧波帐殿开。
    舟凌石鲸度,槎拂斗牛回。
    节晦蓂全落,春迟柳暗催。
    象溟看浴景,烧劫辨沉灰。
    镐饮周文乐,汾歌汉武才。
    不愁明月尽,自有夜珠来。
  • 3
    [南北朝]
    小序建安末,余时在邺宫,朝游夕燕,究欢愉之极。
    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
    今昆弟友朋,二三诸彦,共尽之矣。
    古来此娱,书籍未见,何者?
    楚襄王时有宋玉、唐景,梁孝王时有邹、枚、严、马,游者美矣,而其主不文。
    汉武帝徐乐诸才,备应对之能,而雄猜多忌,岂获晤言之适?
    不诬方将,庶必贤于今日尔。
    岁月如流,零落将尽,撰文怀人,感往增怆。
    其辞曰:百川赴巨海,众星环北辰。
    照灼烂霄汉,遥裔起长津。
    天地中横溃,家王拯生民。
    区宇既涤荡,羣英必来臻。
    忝此钦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